■ 本报通讯员 董明月
在烟波浩渺的微山湖畔,坐落着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北村村。每至夏秋时节,这里荷香满塘、触目皆绿,沙滩白浪、渔船点点,游客纷至沓来。
以前,北村村周边被18座山头包围,山上千疮百孔。村民有的在山上建采石场,有的挖采石坑,每天炮声隆隆、烟尘弥漫。就是这个曾经的“采石村”,如今却变成了“三面青山、一面碧湖”的“网红村”,山村巨变的背后,离不开徐州市铜山区人大代表、北村村党委书记刘广铎的不懈努力。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村没有啥像样的产业,不采石日子咋过?”“几辈人都以采石为生,这可不是长远法子,破坏生态环境不说,还付出了健康的代价!”上任伊始,刘广铎召开了民生议事会, 一提起“开山采矿”这个话题,村民们就满腹意见、苦不堪言。
改变,迫在眉睫。
“我们一定会把大家的意见向上反映,尽快帮助大家解决困难。”刘广铎当场就对村民作出郑重承诺。在此后的日子里,刘广铎早出晚归,带着村里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并邀请了相关专家,爬遍了村子那18座满目疮痍的山头,走遍了村子的大街小巷,处处细致调研,时时寻问良方。
征得村民同意,并在村民的全面参与下,刘广铎通过争取政府资金扶持,首先着手对村庄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在几年的时间内,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2017年,当选区人大代表后,刘广铎深感自己的肩上又多了一项责任,他不仅要把村子变美,更要带着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经过进一步调研,刘广铎结合全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向铜山区人大提出《关于对北村村周边山体进行生态修复的建议》和《关于打造楼山湾湖光田园度假区的建议》。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到现场进行调研走访,结合建议,形成调研报告交予区政府。在区政府的引导下,北村村的采石行业快速退出,采石宕口开始实施生态修复。削坡减载、覆土复绿,周围一个个光秃秃的“疮疤”慢慢变成了风景。
同时,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刘广铎带领村民做起了“生态修复+”,聘请旅游规划专家对村庄进行整体设计,打造荷塘,建设湖岸沙滩,山变绿了,水更清了。在此基础上,深挖古迹、古村、古老传说等自然人文资源,确立建设楼山岛度假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中坚决不拆老房、不砍老树、不赶老户,尽量保留和凸显“山村味”“渔家味”;紧接着又投资100多万元兴建游船码头,铺设5.4千米的旅游环线道路……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带领村民尝到甜头后,刘广铎又以“美丽乡村建设”主题为抓手,在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提出《在全区范围内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和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建议》。很快,在区政府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实现了镇级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全覆盖,行政村污水处理建成率超80%,农户覆盖率超40%,大大提升了乡村生态环境质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刘广铎希望,能用实际行动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更多关于“生态促发展”的故事,能在铜山大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