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建斌 (山东)
“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大创举。山东省寿光市人大常委会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始终树牢“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的定位意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激活基层民主单元,将“四下基层”工作机制具体地、现实地、有效地体现到人大工作实践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寿光特色、人大特质、实践特点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路。
以“一个活动”为载体
探寻“四下基层”弘扬之路
“一个活动”即“千名代表进万家”活动。“四下基层”是指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方式,要求党员干部一以贯之地深入基层一线找问题、理思路,办实事、解忧难。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新思想的指导下,秉承“四下基层”要义,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特点和优势,于2023年首次探索并决定常态化开展“千名代表进万家”活动,组织寿光市的全国、省、市、县、乡五级人大代表,走进所在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真心访民情、倾心听民声、耐心纾民困、精心办实事,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将今年监督、代表等工作精准聚焦到群众关切的社会热点问题上,拓宽了社情民意收集渠道,强化了人大民意表达功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以“十个机关”为保障
构建“四下基层”弘扬之序
“十个机关”即寿光市人大常委会+9个镇人大。“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创设之初,就强调讲求实效、解决问题。在人员安排上,明确要求镇人大,街道、双王城人大工委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三级联动参加接待;在问题处置上,明确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及时办理、定期反馈,以避免推诿、扯皮和拖延。县镇两级人大联动保障、合力推进“千名代表进万家”活动,通过统一制定方案、领导示范带头、逐级分类交办、限期办理反馈和持续跟踪督办等环环相扣、形成闭环,保证和提升了活动的实效性。2023年,通过活动共收集民生问题169个,其中145个问题得到解决或部分解决、36个问题转化为代表建议、5个问题转化为常委会监督议题。
以“百个场所”为依托
扎深“四下基层”弘扬之根
“百个场所”即全市102个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场所,包括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小组活动室、代表调解室、人大民主议事厅。“四下基层”是“下”到基层一线、群众身边,其涉及范围全方位、服务人群全覆盖。但领导“接待日”和干部走访之余,如何把“四下基层”功能作用固化在基层、融入日常,关键要有分布广泛、长期固定、相对活跃的接待群众场所。人大代表联系阵地是以产生代表的选区或代表小组为单位,设立的相对固定且保持一定活跃度的活动场所。“千名代表进万家”活动,正是依托遍布全市各个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和部分企业、园区的102个人大代表联络场所,常态化接待群众,变“下基层”为“扎根基层”,为群众的“细微事”“急迫事”“关切事”打开一扇快速传递的窗口、一条迅速办理的通道,让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场所成为收集社情民意、助解民生难题的基层民主单元。
以“千名代表”为主体
淬炼“四下基层”弘扬之法
“千名代表”即全市1092名各级人大代表。“四下基层”传统意义上的实践主体是领导干部,实践路径是党的群众路线,即领导干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千名代表进万家”活动,实践主体是“千名代表”,其中除了党政领导干部代表外,还有专业技术人员代表、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等来自各条战线的代表,拓宽了“四下基层”实践主体范围,让更多有识之士参与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来,更加及时、更加直接、更加真实地掌握社情民意,并可通过综合运用选民接待、介入调解、扫码见代表和提出代表建议等方式,推动民情民意向民生实事转化,丰富拓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与外延。实践证明,“千名代表进万家”活动,让更多人大代表和群众参与到民主实践中,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将持之以恒地从“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中汲取精神养分和实践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寿光实践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