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晓杰 (浙江)
夏日炎炎,大自然以最为浓烈的色彩拥抱大地,而在这绚烂之中,有“三白”——栀子、茉莉、白兰,以一种超脱的姿态,静静地诉说着夏日的另一番故事。它们不与群芳争艳,却以素净之美,成为文人心中不灭的风雅符号,夏日里的一片清凉净土。
栀子,清逸之魂,夏日的冰雪使者。“雪魄冰花凉气清,曲阑深处艳精神。”栀子花,以其独特的气质,成为夏日里一抹不可忽视的风景。唐代诗人杜甫在《栀子》诗中,以“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赞誉其超凡脱俗,道出了栀子花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相辅相成,正如君子之德,于纷扰世事中保持一份独立与清醒。栀子花的开放,恰似在炎炎夏日中洒下一片片雪花,给人以视觉上的清凉,心灵上的宁静,仿佛告诉我们,即便身处热浪之中,也能保有一颗如雪般纯洁与冷静的心。
茉莉,淡极而雅。“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宋代诗人江奎在《茉莉》诗中的这一豪言,道尽了茉莉花的非凡魅力。茉莉,寓意着“赞美”与“赠予”,它的美不在于张扬的外表,而在于那一抹淡雅却持久的香气,正如真正的才华与美德,往往不显山露水,却能深入人心。夏日傍晚,泡上一杯茉莉花茶,那清雅之香,仿佛能洗净一身尘埃,带人进入一个“香风隔窗来,袅袅凉于冰”的梦幻境界,让疲惫的灵魂得以安放,体味到“淡极始知花更艳”的哲理。
白兰,素衣仙子,静谧中的高洁。“冰魂雪魄出尘埃,素质仙姿岂有媒。”明代李东阳的诗句,赋予了白兰花一种超脱尘世的美。白兰,又名缅桂花,其花形简约而不失高雅,色泽纯白如雪,香气醇而不腻,恰似身着素衣的仙子,在绿叶的掩映下轻盈起舞,不争不抢,独自美丽。在文人的案头,白兰常常成为书卷旁的伴侣,书香与花香交织,构成了夏日书房中一幅幅静美的画卷,提醒我们,学会在生活中给自己留一方静谧,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寻找那份纯粹与高洁。
赏白之乐,是心灵的回归,这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一种与自然的深度对话。正如苏轼所言:“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在今天,这份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样重要,甚至更为迫切。面对生活的压力与社会的浮躁,夏日赏三白,便成了一种心灵的避暑方式,它让我们在忙碌之余,学会放慢脚步,去感受身边的美好,去体会“清涟不妖”的境界,从而在内心深处种下一片清凉与淡然。
愿我们都能在心中植一株栀子、一枝茉莉、一朵白兰,让它们的清雅与高洁滋养我们的灵魂,无论外界如何喧嚣,都能保持内心的纯洁与芬芳,活出一份从容与淡然。如此,即便是炎炎夏日,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清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