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与时代同行 “昌”响民主法治新篇章——新疆昌吉州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纪实

编者按——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日前,本报记者跟随“新闻媒体走基层,探寻昌吉州70年民主法治建设历程”主题采访团,深入昌吉州的角角落落,进一步挖掘当地人大在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生动实践、先进经验和特色亮点。

■ 见习记者 张海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70年来,昌吉州各族群众勠力同心、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携手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群众认可、富有昌吉特色的发展之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近年来,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坚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人大工作的“灵魂”和“主线”,扎实做好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为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典范地州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小支点”撬动立法为民“大格局”

“以前很多老百姓都觉得立法很‘高大上’,自从有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后,大家发现,其实立法就在身边、就在家门口,‘街谈巷议’也能成为立法的参考。”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基层立法信息采集员庄兰欣喜地说。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昌吉市人大常委会将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家室站”合并建设,与“七带头”“十个一”活动相结合,打造基层立法联系点实体化阵地,在社区网格党支部设立立法信息采集处,公开征集民情民意。这些家门口的征集联系点、采集处搭建起社情民意的“连心桥”,群众可以直接参与立法过程,民意纷至沓来。

昌吉市人大代表、新疆同创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昌雷对此深有感触。2023年,他提交的关于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居民养犬管理条例》的建议,被昌吉州人大常委会采纳并上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这个建议是我在调解一起邻里养狗纠纷案例过程中调研总结而来的。”朱昌雷介绍,他以这起纠纷为契机,专门在立法联系点组织了一堂“规范养犬”讲座,大家现场提出不少好点子,经过反复斟酌,他向市人大提交了这条立法建议。

据了解,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自2020年1月被设为自治区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先后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访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等23部地方性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征求工作,召开56场次征询座谈会,征求各类意见建议291条,收集上报立法修改意见66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70余场次。

近年来,昌吉州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进一步健全工作体制机制,畅通立法参与渠道,不断拓展内涵外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努力把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汇集民意民智“直通车”、服务群众“连心桥”、法治建设“金名片”。

2023年,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由2021年的7个增加到14个,极大地拓展了基层群众参与国家立法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和内涵。实践证明,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民主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国家治理效能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和优势,为昌吉州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聚光灯下的“拷问”

“物业费的收取和使用需不需要公示?有没有相关的标准和统一的规范?”“居民在小区种菜,破坏绿地环境,这事应该谁来管?”“小区居民占用消防通道,通信线路‘蜘蛛网’满天飞,造成消防安全隐患,该如何解决?”……5月22日上午,呼图壁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加强物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主题,组织人大代表和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开展“民呼我应”人大代表电视网络问政活动。人大代表提出一连串“辣味十足”的问题,县住建局、呼图壁镇政府、消防大队、物业公司等单位相关责任人现场直面问题、客观剖析原因,并承诺加以解决,实现“民呼我应,落地有声”。

自贡市荣县双石镇立法联系点则是将立法征集、普法宣传与“漫画手艺”结合起来,把法律条文“翻译”成百姓能看得懂的图画、读得懂的语言,创作了有关秸秆禁烧、水源保护、畜禽养殖等近40幅地方性法规漫画,让群众通过看漫画学到了法律知识,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攀枝花市东区弄弄坪街道人大工委着力打造 “联系点+普法宣传”品牌,邀请社区公益律师定期到立法信息采集点开展专题法律教育,为群众讲述法律知识,进一步加大对法治教育宣传的普及。2023年以来,辖区8个立法信息采集点共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攀枝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活动20余次……

立法与普法同向而行,让法治并轨全过程人民民主,全方位覆盖到四川每一个角落。

探索建设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联系点

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对备案审查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四川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设立省级基层备案审查联系点,不断探索和创新联系点的工作路径,努力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新时代的实践和内涵。

“我省基层立法联系点从2014年的初步设立再到后面的扩点提质,都是一个稳步推进的过程;备案审查联系点更是新生事物,没有统一的模式、现成的套路。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目标导向,坚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突出特色,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结合不同群体特点创新工作形式,线上线下联动,把群众参与立法、监督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实。”彭琳说。

剑阁县人大常委会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和参与过程,鼓励群众提出审查建议,邀请群众参与听证会、论证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剑阁县人大常委会先后邀请代表群众60余人参与审查,提出审查建议14条,吸纳8条,提高了备案审查实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内江市市中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做好基层备案审查联系点工作的方案,明确审查小组及专业审查小组成员及职责,确保联系点建设及备案审查工作协调统一。大竹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备案审查咨询专家库,邀请专家库成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建议……

站在新的起点,四川各基层联系点将奋力扛起作为新时代基层联系点工作参与者、亲历者、推动者的使命担当,持续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四川实践迈上新台阶,为助力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