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代表履职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从“幼儿专家”到“履职行家”

——记广东省清远市人大代表董泽美

■ 本报通讯员 王晖虹 金冠宇

她是孩子眼中的“温柔阿姨”,是家长心中的“幼儿专家”。从事幼儿教育三十年,她从公办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成为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园长,她就是广东省清远市第八届人大代表,连山金太阳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董泽美。

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董泽美把日常与家长沟通联系的机会融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听民情汇民意的履职过程中。自从国家生育政策改革以来,三孩家庭越来越多。董泽美发现不少三孩家庭是上有老下有下小的双职工家庭,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兼顾学龄前幼儿的照顾,幼儿托育成为很多家庭的需求,但是幼儿托育机构少、学费贵,又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为此,她通过充分调研了解,在清远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建议加快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建立健全全市幼有所育公共服务指导,让托育机构专业化规范化。

董泽美的建议与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就幼儿托育开展的工作方向高度契合。2022年,在清远市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由清远市卫健局牵头印发了《清远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机构创建工作方案》,通过规范建设、给予财政资金扶持、强化日常监管等有力举措,让更多普通家庭可以享受到幼儿托育服务,实现幼有所育。通过参加清远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服务农村幼儿专题调研,董泽美也因此深入壮乡瑶寨各个村落,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到很多贫困家庭无法承担幼儿教育的费用。为了让更多农村娃娃幼有所育,董泽美建议有关部门减免贫困幼儿部分学费。她还接纳适龄残疾儿入园就读,主动减免残疾儿童学费,尽自己的能力为学生家长减轻负担。二十年来,累计受惠人数达到450人次,减免学费20多万元。

连山是全国唯一的壮族瑶族自治县,壮瑶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国家、省、市、县级非遗57项,但是由于缺乏传承人,导致很多民族风情习俗逐渐消亡。为此,群众对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呼声越来越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何不把幼儿园打造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基地?”带着这样的想法,在清远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董泽美联合其他代表提交了《关于支持壮瑶锦绣民族传统特色项目发展的建议》,建议清远市加强对民族传统技艺的保护和加强传统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希望形成更多传承民族文化的合力,把连山七个镇的民族特色和风情习俗融入城市发展中,打造“壮之香、瑶之美一月一节”特色品牌。她身体力行,宣传推广民族特色文化。如今,走进她所在的金太阳幼儿园,就如同走进了连山的民族文化展示馆,壮瑶刺绣工坊、壮瑶美食体验区、舞狮体验区、壮家绣球区、瑶族小长鼓制作体验区等独具特色的场景,让孩子们在浓郁的民族文化环境氛围中沉浸式的体验和学习。

“幼儿教育连着千家万户,每天和家长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这为我立足岗位做好工作和开展代表履职都提供了最鲜活的素材。”董泽美表示,把履职融入幼教工作中,自己的履职路就是与群众的连心路。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