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建斌 (山东)
担责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人大工作的效能。人大代表能否在人大组织提供的平台上竭智出力,在广大选民搭建的舞台上扮好角色,问心、问路、问计、问事应成为其强化履职担责的四个要素。
问心为先 夯实履职担责的思想基础
常怀感恩,不忘初心。在实际工作中,有部分代表把自己的当选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有一些代表将履职看作是一种负担和累赘。事实上,没有组织和选民的信任是当不成代表的。因此,人大代表要经常扪心自问,是如何当选代表的,当选代表究竟为了什么,应当怎样履行好代表职责。
诚存正念,出以公心。代表的权利是法律授予的,更是人民赋予的,绝不能滥用。然而,有些代表提出建议是为了反映个人诉求;有的代表心存不满,在相关单位答复意见建议办理情况时故意为难对方。因此,人大代表要经常扪心自问,在行使权利时,是否做到了思谋全局、不含私念,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记挂责任,抟心揖志。扮演好人大代表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角色,不仅要有甘于吃亏、乐于奉献的精神,更要有抟心揖志的品质。笔者发现,在工作中,仍有一些代表缺乏担当意识,不仅无故缺席会议和活动,平时也不注重深入基层调研。因此,人大代表要经常扪心自问,当选代表后做了哪些事情,做成了哪些事情,还有哪些事情没有做好,应当怎样把事情做得更好。
问路为要 把握履职担责的风向路标
把握党和国家的政策走向。党中央和国务院会根据国际国内时局变化及发展进程,适时调整和出台有关政策。人大代表要强化“不谋全局难以谋一域”的思想观念,在履职过程中主动与中央政策相对接。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并贯彻和运用到履职全过程。
把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区域特色和发展定位,决定着本区域的发展方向。人大代表只有对相关情况足够了解,才能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发言权。因此,在履行代表职责的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地方党委及政府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举措,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招。
把握人大的工作走向。每年的人代会都会对来年人大工作作出部署,继而作出事务性、制度性安排。人大代表要领会人大工作要点、重点,把握代表履职的相关要求,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争做学习实践的表率、依法履职的表率、推动发展的表率、服务群众的表率和奉献社会的表率。
问计为需 寻求履职担责的妙策良方
俯首帖耳,问计于民。绝大多数代表来自基层一线,要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回选区服务选民、向选民述职、选民联系日等各种活动载体,倾听民声、问计于民,一些焦点难点问题往往能够在群众身上找到答案、迎刃而解。
虚心请教,问计于师。人大代表要不断向身边人学习,尤其要向有多年履职经历的老代表虚心请教,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履职知识和实践经验,多学习,便能少走弯路,快速增强履职本领,脚踏实地为民服务。
旁征博引,问计于邻。在网络发达、信息通畅的当下,人大代表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或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与兄弟省市履职优秀的人大代表多进行互动交流,从而达到开拓眼界、开阔思路的目的。
问事为本 促成履职担责的实践成果
问事关经济发展的大事。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人大代表要围绕加快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各类产业协调发展等方面出主意;要高度关注出险企业,防范金融风险,在推动资产重组和社会稳定方面想办法;要在盘活闲置资产,实现腾笼换鸟方面下功夫;要在营造引商、留商、安商、富商环境上花气力。
问事关民生福祉的实事。民生无小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人大代表要高度关注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履职让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同步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得到同步提升,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得到同步加强,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问提升行政效能的难事。这些年,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完善机制、改进作风、优化服务的举措,行政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但一些部门脸好看、门易进、事却难办的新问题时有发生。人大代表一方面要依法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要寻求破解之策,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而推动行政机构改革、工作效能改进和服务作风改变。
人大代表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