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如何履职之

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代表小组是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代表活动的基本形式。组成代表小组是为了使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更便于开展,取得更好的成效。因此,在组成代表小组时,应注意代表的行业特点和居住状况,考虑代表小组在活动内容和活动地域上便于安排,在注重代表结构、分布、履职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合理组成代表小组。

从十三届全国人大看,33个选举单位(不含香港、澳门地区)共组建了272个代表小组。其中,20个选举单位根据代表工作地域划分代表小组,一般一个地市或相近地市的代表编为一个组;3个选举单位根据代表的专业领域或感兴趣的领域,划分代表小组;5个选举单位采取混合编组。天津、海南、西藏等3个选举单位,所有代表编为一个代表小组。台湾省代表均参加工作所在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小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按工作单位划分代表小组。

作为代表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基本形式,代表小组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实践经验,代表小组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一是履职学习。履职学习是人大代表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也是提升人大代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以代表小组的形式组织学习,比较容易操作,形式也灵活多样,针对性更强。因此,应充分发挥代表小组的优势加强履职学习。

二是开展视察、调研等活动。代表小组可以就视察、专题调研等开展代表活动。具体讲,可以围绕以下议题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围绕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开展;围绕人大决议、决定开展;围绕依法推进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围绕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落实开展。

三是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人大代表可利用代表家站点等平台,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组织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汇报履行代表职务情况,听取意见,接受监督。走访选民,分工联系选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体察社情民意,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并据此提出代表议案、建议。

四是总结交流代表活动经验。代表小组活动中,作为小组成员的人大代表可就履职情况交流、沟通,就履职中存在的困难如何克服、如何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如何撰写高质量的议案建议等交流经验、做法。

(选自《人大代表怎么当》一书)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