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李兴多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自1981年成立以来,历届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坚持依法治理、慎重稳进,在守正创新、笃行实干中汇聚力量、凝聚人心,充分发挥联系各族人大代表、联系各族人民群众的优势,扎实开展立法、监督等法定工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书写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大“答卷”。
以制度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实践作出全面系统动员部署。
“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认真履职尽责,积极作为,作出了人大应有贡献。”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立法工作中,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履职前提,始终把是否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人大立法全过程。
在监督工作中,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大对贯彻执行民族团结进步法律法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等方面工作的监督力度,坚持把民族区域自治区法、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决定等法律法规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平等享受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同时,该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有关部门全面加强阵地管理,厘清重大政策界限,抓好党的大政方针学习宣传教育,正确阐释新疆“四史”,进一步激浊扬清、澄清谬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锚定新疆“五大战略定位”,聚焦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助力全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体现乌鲁木齐市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各民族共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发展共同体。
以监督之力筑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阵地
“坚持把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新疆旅游业发展的价值追求,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文化旅游工作一体谋划、同步推进。”近年来,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法定职能,全方位助力打造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旅游产品,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新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促进各民族群众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度交融。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