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姬莹辉) 近期,河北省滦州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开展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进“家站”(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机制,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为确定主题、“问”出质量,全市人大代表家(站)定期对选民反映的社情民意进行梳理分析,将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的工作、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重点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后报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经主任会议审议,确定开展公安局局长、司法局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进“家站”,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活动主题,并在组织专委会委员、常委会委员及人大代表深入镇(街)、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基础上形成问题清单。在日前开展的活动中,四位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本单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7位人大代表就不动产冻结到期后如何有效解封、强化法治营商服务、方便群众办事等问题现场提问,相关单位负责人不回避矛盾、不遮掩问题,既阐述目前实际情况,也直面问题的短板,对当时不能给予答复的问题承诺3天内上门答复,答出了担当与责任,收到良好效果。
滦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结果导向,持续跟踪,“督”出实效。由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牵头,对公检法司有关负责人答复和承诺的落实情况进行持续跟踪问效,构建起了负责人承诺、责任部门落实、回访代表满意、工作改进提升的监督闭环。同时,将“三长”进“家站”活动作为对市政府组成部门与司法机关开展履职评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决策执行与反馈改进的双向互动,在督与改中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促进工作改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