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陕西省商南县金丝峡镇二郎庙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部分县镇人大代表旁听商南县人民法院金丝峡法庭公开审理的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庭审。代表们通过“沉浸式”旁听,对群众的诉求、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类型,以及在处理矛盾纠纷时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这是商南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一次生动实践。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大工作的职责使命,也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关键所在。如何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代表高质量履职?就此,记者专访了商南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晓虎。“近年来,商南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强化能力提升、阵地建设、民意转化、活动开展、述职推动,促进各级人大代表在一线担当作为,使代表们在守正创新中通达民意、在真情履职中尽责为民,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代表力量。”王晓虎表示。
强化能力提升 增强履职本领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能力如何、作用发挥怎样,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效的实现,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王晓虎说,“我们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常委会党组带头学、人大常委会机关深入学、镇(办)人大积极学、联络站里集中学’的四级联动学习机制,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等,凝聚起人大系统一心向党、一心为民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
近三年,商南县人大常委会先后举办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等专家讲座11场次,争做秦岭卫士等“人大代表大讲堂”17期,组织常委会委员、联络站站长和履职优秀代表到四川成都、湖南长沙等地集中培训160人次,联络站开展理论学习190次,为代表高效履职奠定了基础。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还组织基层人大代表参加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立法调研、专题询问等活动,在履职活动中熟悉人大业务,了解掌握民情,积累丰富经验。”王晓虎表示。
强化阵地建设 拓宽履职平台
“换届后,我们按‘九有标准’在全县建成33个代表联络站,其中教育、茶叶专业联络站两个,十里坪城区流动代表联络站1个,实现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全覆盖。”王晓虎介绍。
为确保各代表联络站规范运行,商南县人大常委会印发了《商南人大代表联络站管理办法》,明确联络站建设目的、工作职责、代表编组、接待联系群众等8项内容。压实了“管”的责任,厘清了“用”的要求。建立了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探索实行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代表“一体化”“双进站”“双提高”的“122”运行机制,助推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王晓虎说:“2023年12月,商南县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对于我们而言,既是肯定,又是责任。对现已建好的东岗、任家沟、清油河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按照‘配置标准化、运行制度化、资源共享化、活动常态化、服务高效化、联络信息化’的‘六化’标准,实现站点融合,让更多代表、群众走进来,把基层立法联系点逐渐打造成为群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直通车’。今年,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商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10余部法律法规草案开展了意见征集工作,经汇总研判,提出需要补充或调整的意见建议28条。切实做到了让法律法规草案‘到群众中去’,意见建议‘从群众中来’。”
商南县利用腾讯村级服务平台,探索建设了20个“云端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在这里亮出了代表身份,展示了履职成效,接受了群众监督;群众“随手拍”“随时吐槽”,快速反映民意;外出务工人员身处异乡,也能随时进站找到“家”的关怀;积分兑换机制的建立,使进站人员与志愿服务等活动有效对接。“这些举措为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选民架起数字化‘连心桥’,使群众‘有事找代表’又增加了一条新的渠道。”王晓虎说。
强化民意转化 突出履职成效
近年来,商南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要求和根本价值取向,自觉为民用权、为民履职、为民服务。
王晓虎说:“三年来,县人大常委会收到代表建议480件,议案2件,落实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督办、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领办、县人大常委会各工委具体督办、各部门承办的‘四办责任制’,对40件重点督办建议在媒体上公示,对办理效果欠佳的150件建议开展二次督办。在各方努力下,天然气费用降低了,网吧坎道路修复亮化了,朝阳路、开源路等6条断头路打通了等等,一批群众呼声较高的代表建议得到落实。”
“县人大常委会把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广开言路‘选’、集中意志‘定’、聚精会神‘干’、全程跟踪‘督’、客观精准‘评’的‘五步工作法’。先后票决20个县级民生实事项目,137个镇级民生实事项目,又建立了责任部门主办、政府领导包抓、人大常委会领导监办责任制清单,一个监督小组落实一个民生实事项目,暖心工程、城市品位提升等一批惠民生的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王晓虎表示。
今年,商南县人大常委会在清油河镇、过风楼镇先后召开“人大代表·局长面对面”对接会,35名人大代表与11名局长面对面商议沟通,就群众关注的垃圾清运、产业发展等32个问题当场表态定调,有效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
强化活动开展 夯实履职基础
三年来,商南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开展了“制度建设年”“作风建设年”“能力提升年”三年行动,一年一主题,年年有突破。
2023年以来,我们开展了37场次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下乡活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各尽其能,将文化送到千家万户、将科技带到田间地头、将药箱背到偏远山村、将法律送到群众身边。如县人大代表、县茶叶联络站站长刘保柱组织12名人大代表,分赴全县各地开展茶叶生产技术指导30余次,有效提升了全县茶叶产量和品质。县人大代表、湘河镇人大主席张恒,组织湘河镇有文艺特长的代表和县剧团一起巡回各村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王晓虎介绍。
今年,商南县人大常委会以“立足工作岗位建功立业,立足代表岗位建言献策”(简称“双岗双建”)为主题,开展“人大代表履职提升年”活动,县人大代表、商南县人民医院院长田军深入全县10个镇(办)为群众义诊。在他的带动下,县中医院、县妇计中心、各镇(办)中心卫生院纷纷开展了“两出六进”卫生下乡活动,受益群众近9.6万人。
强化保障激励 提升履职动能
人大代表述职是人大代表接受选民监督的重要途径,有助于调动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加强选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各镇(办)负责制定人大代表述职工作计划,落实年度述职人员,推选选民代表,组织召开人大代表述职会议。针对部分代表存在的述职积极性不高情况,发出《代表年度述职评议提醒函》150份,督促代表积极进站履职,为民办实事。两年来,已有付永霞、汪东等285名代表向选民述职,报告履职情况,回答选民提问,接受选民测评和监督。促进代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激发代表为民代言办事的积极性。”王晓虎说。
王晓虎介绍,商南县人大常委会大力宣传代表履职风采。在代表履职宣传上坚持在创新上求发展、求实效、求特色、求精品,做到内容上出色、形式上出彩、立意上出新,以代表履职的广泛宣传更好地传递群众呼声、表达群众意见,为推进新形势下代表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氛围和智力支持。“我们利用‘商南人大’微信公众号、《民声报》等平台,开设‘代表风采’‘代表在行动’等专栏,报道代表履职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讲好代表履职故事,促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深入人心、与时俱进。这些宣传举措进一步激发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人心。”王晓虎表示。
(本报记者 于 庚 通讯员 崔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