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卫东 (江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要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此乃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题中要义,亦是达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经之途。乡镇人大身处我国人大工作体系的最基层,属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键一环。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上,乡镇人大应充分施展人大职能优势,发挥人大代表听民意、汇民智的应有作用。
利用平台载体,打造民意民智“暖心巢”。基层平台载体是代表履职、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和重要阵地,不但要建好,更要用好线上线下的履职平台,以实现民意的畅通传达和民智的充分汇集。线上平台要精细管理。全力推进代表履职行权的数字化进程,全天候接收民意诉求,全流程追踪建议办理。线下平台要精心打造。常态化开展各类接待日活动;延伸代表履职的触角,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系点,将履职阵地向前推进,形成“现场接待、立即办理、后续提升”的工作闭环机制,打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助力破解热点难点问题。
开展走访调研,架起民意民智“连心桥”。走访调研是吸纳民意、汇聚民智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乡镇人大要组织各代表小组开展好走访调研活动。走访需真心实意。人大代表应切实深入社区、乡村、企业,真心倾听民意,诚挚了解民意,如实反映民意,切实履行自身职责,为群众谋求福祉。调研要扎实有力。调研主题应聚焦,针对当下的重点、热点及难点问题展开务实且深入的调研;调研形式应多样,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多元方式,尽可能广泛地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调研成果要运用,依据真实可信的调研结果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反馈政府及相关部门,并持续跟踪督促落实。“双联”要紧密无间。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植根人民的优势,深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和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促使人大代表按时“到点”收集民意,要“回区”报告述职,切实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
办理代表建议,提升民意民智“转化率”。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是回应民生诉求、提升人大工作水平的关键举措,也是将代表和选民的见解转化为促进发展、惠及民生的切实行动,需在提、办、督三个方面下足功夫。建议要提得精准。人大代表需深入调研,充分了解镇情,精准定位,如此提出的建议意见方能契合政策要点、切中发展关键、贴合群众心意。办理要落到实处。一方面需构建完善的建议办理工作制度与流程,明确办理的时限及责任分工;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办理工作的监督与考核,对办理不及时、效果不理想的部门予以问责。与此同时,人大代表也应当积极追踪建议办理状况,与政府部门保持沟通协调,携手推动建议及时且有效地办理。督促要严格有力。要督促承办单位落实“三见面”要求,强化重点督办建议的督办制度,推进跟踪落实与满意度测评工作,毫不松懈、持续发力、销号管理,打通建议意见落地生效的“最后一公里”。
完善工作机制,激发民意民智“新活力”。乡镇人大应当积极构建完备的代表工作机制,以做好吸纳民意、汇聚民意的工作。一是强化密切联系群众机制。代表们应主动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困难以及建议,切实成为群众的代言人。二是设置民意反馈处理机制。对收集到的民意加以分类整理、分析研究,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并跟踪监督办理的进度和结果,确保民意得到有效回应。三是建立代表培训机制。通过定期培训、经验交流、专题学习等形式对人大代表进行培训,分享收集民意、汇聚民意的优良做法和丰富经验,提升履职能力与水平,增强收集民意、反映民意的意识和能力。凭借这些工作机制的有效施行,乡镇人大定能更出色地发挥人大代表的职能作用,推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