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创新代表工作 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时代内涵

——专访陕西省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薛振虎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培训对象、需求、内容、形式“四精准”,在围绕提升代表审议能力、参与监督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能力等方面开展培训基础上,注重以代表活动为载体,在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中植入相应的培训内容,开展时效性强、针对性强、务实管用、小而精的“多点”培训,提升培训实效。通过科学布局、整合资源、分级建设、全面覆盖,持续推进代表家站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建立代表工作家站职责和联系接待走访群众等制度,群众意见收集、提交、办理、答复、反馈的协调处理机制。着眼代表建议的“内容高质量”,从履职培训、调查研究等工作入手,规范引导、跟进服务,保障代表所提建议准确可行;着眼代表建议的“办理高质量”,督促承办单位落实“承诺制+台账制”“三见面”等制度。挖掘代表履职基层平台作用发挥典型,开展“家站点里的人大·代表故事”主题采访,讲好代表履职故事,讲好人大制度优势。

“推动养老机构将专业化服务延伸至社区、完善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建设、定向委托培养高层次养老服务管理人才……”今年5月至9月,陕西省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关注养老服务保障 助推银发经济发展”代表主题活动,就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助力银发经济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此为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增进民生福祉的一次积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因地制宜,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近日,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薛振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西安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把代表工作作为人大基础工作,以“三个建设”(代表履职能力、履职平台、履职成效建设)为牵引,深入开展代表“三个一”活动(打造一批示范性代表工作家站,宣传一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代表履职生动案例,选树一批履职优秀代表),扎实以高质量代表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代表培训“实”起来 提升履职能力

“常委会立足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新要求,持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专题培训+多点培训’相结合,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切实提升人大代表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薛振虎从政治学习、专题培训和多点培训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西安市人大常委会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的务实举措。

开展政治学习,把好履职“航向标”。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人大代表履职全过程,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人大代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的认识,引导和推动代表深化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领悟,把“两个维护”内化为政治自觉、体现为政治担当,让代表更加自觉地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好履职方向,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心声意愿反映上来,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贯彻到人民群众中去。

做实专题培训,夯实履职“基本功”。坚持以专题培训为重点,换届以来,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市人大代表赴深圳、厦门等地参加履职能力提升培训;采取“现场讲座+网络直播”的方式,围绕市人大常委会中心工作举办9期“代表大讲堂”;在创新培训形式上下功夫,邀请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市人大代表走上讲台开展专题讲座、交流履职体会;依托代表履职平台,线上推送精品课程和培训资料,做到代表履职培训全覆盖。

创新多点培训,搭建履职“加油站”。坚持培训对象、需求、内容、形式“四精准”,在围绕提升代表审议能力、参与监督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能力等方面开展培训基础上,注重以代表活动为载体,在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中植入相应的培训内容,采取专家现场授课、远程直播讲课以及现场教学相结合等方式,开展时效性强、针对性强、务实管用、小而精的“多点”培训,提升培训实效。

代表活动“多”起来 激发履职热情

“常委会始终坚持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不断推进代表工作家站规范化建设,紧扣常委会‘一盘棋’协同推进的优化营商环境、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助推城市能级提升和精细化管理四项重点工作,以‘三个一’创建活动为载体,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薛振虎表示。

代表阵地迭代升级。换届以来,西安市人大常委会把抓好代表工作家站规范化建设,作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制定《关于加强代表工作“三个建设”的评价标准》,着力在“建、管、用、评”上下功夫。通过科学布局、整合资源、分级建设、全面覆盖,持续推进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建立代表工作家站职责和联系接待走访群众等制度,群众意见收集、提交、办理、答复、反馈的协调处理机制;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切,组织代表接待群众,广泛听取愿望呼声,及时反映意见诉求,让代表“动”起来、代表工作家站“活”起来;制定代表工作家站考核评价标准和代表履职工作清单,对代表参加家站活动情况进行计分评星,对优秀代表工作家站进行表彰,努力做到高标准“建”、规范化“管”、经常化“用”、科学化“评”。

“目前,西安市7100余名全国、省、市、区县、镇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入545个代表工作家站,做到代表驻站履职、联系群众全覆盖。”薛振虎说。

主题活动突出重点。薛振虎介绍,围绕常委会“一盘棋”协同推进的四项重点工作,开展接待代表日活动;上下联动开展“倾听市场主体心声 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代表主题活动,2000余名市、区县、镇人大代表踊跃参加,提出意见和建议600余条;连续两年围绕养老服务工作开展代表主题活动,2023年开展的“我为养老服务献一策”,形成调研报告13份,提出建议79条;今年开展的“关注养老服务保障 助推银发经济发展”代表主题活动,聚焦5个方面的内容成立5个专题调研小组,先后赴53家养老机构开展实地调研20次,代表走访群众1000余人,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110余条,汇聚社情民意,推动有关国家机关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制度。

“三个一”逐步深化。召开全市代表工作“三个一”创建活动动员推进会,制定《关于开展代表工作“三个一”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各区县人大常委会积极筹划,主动作为,打造了一批可学可看可复制的代表工作家站,努力解决代表工作家站存在的功能不强、实效不显、影响不大的问题。

民生实事反映“民声”。薛振虎介绍,今年,西安市政府通过多轮次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整体性设计和开展基础性工作系统谋划了10个方面30项民生实事。在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市长叶牛平代表市政府作民生工作报告,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民生工作尚属首次。会前,40名代表分成两个小组,赴7个区县对全市民生实事项目开展集中视察,并组织召开座谈会,促进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和人民群众需求实现紧密对接。

办理质量“高”起来 推动建议落地

“提出代表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办理代表建议,是尊重代表权利和人民权利的具体体现。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抓好代表建议办理,让人大代表满意、人民群众受益。”薛振虎说。

完善代表建议“提、督、评”闭环工作机制。着眼代表建议的“内容高质量”,从履职培训、调查研究等工作入手,规范引导、跟进服务,保障代表所提建议准确可行。着眼代表建议的“办理高质量”,督促承办单位落实“承诺制+台账制”“三见面”等制度,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对61件建议进行重点督办。着眼代表建议的“办理结果高质量”,开展建议办理网上满意度评价,对25件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多措并举提高办理质效。

将代表建议中的“金点子”转化为履职“金钥匙”。人大代表的履职成效集中体现在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上。薛振虎介绍,本届以来,代表提出的5件议案、1268件建议,彰显了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优势和责任担当,通过和办理单位同向发力,推动解决了超龄从业人员工伤保险参保难、北客站广场网约车约车难、雁塔区10个社区用电难等一系列制约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难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实现“办好一项代表议案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的目标。

代表宣传“活”起来 讲好履职故事

“在代表履职宣传上,常委会坚持把镜头和版面留给人大代表,通过完善机制、精准选材、突出重点、丰富形式,在中央、省、市媒体刊发代表报道稿件300余篇(条)、采访代表170 余人(次)。”薛振虎说。

全流程宣传常委会活动。跟进常委会会前、会中、会后代表参与各项活动的宣传,全面展现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深度参与,如,围绕听取审议养老服务专项报告,对代表参与会前调研、视察工作进行报道,发掘、讲述投身养老事业的李保安、田根全、梁晓霞代表的生动事例;常委会会议期间,根据委员发言内容撰写《在西安,如何养老?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把脉开方”》,多家传统媒体、新媒体同时刊发;围绕专题就为什么监督、怎么监督、监督结果和社会反响撰写综述,总结提炼形成“西安经验”,《人民日报》《中国人大》先后刊发《西安市人大推进专题询问走深走实》《西安人大“一盘棋”合力守护最美“夕阳红”》报道稿件。

多角度挖掘优秀履职案例。深入区县,挖掘履职平台作用发挥典型,开展“家站点里的人大·代表故事”主题采访,在中央、省、市多家媒体宣传推广张家村街道太白社区代表工作站、电子城街道第一代表工作站、鄠邑区人大常委会、长乐西路街道立法联系点等西安市基层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挖掘代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服务全市中心工作中的鲜活事例,如,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着力”重要要求,确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对外开放四个主题,刊发《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贡献西安力量》报道稿件,展现人大代表的政治担当;对环卫工人、公交车司机、文化交流中心主任三位一线代表开展采访,宣传代表在服务保障中国-中亚峰会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前夕,以“带啥‘干货’赴京”为题采访在西安的全国人大代表,让代表讲述议案、建议准备情况;以代表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讲述带动群众养蜂致富的邢延安代表、带领村民打生态牌变省级贫困村为美丽乡村的王利军代表的生动履职故事;“一条代表建议的闭环之旅”,报道姚苏航代表“关于优化北客站网约车停泊点建议”办理始末,生动阐述了以“小切口”撬动城市“大治理”的优秀履职案例。“事实证明,这些宣传举措,不仅宣传了代表、宣传了人大,也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加深入人心,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植根于民,造福于民。”薛振虎说。(本报记者 李艳龙 通讯员 韩晓霞)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