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莉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催人奋进。湖北省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编纂志书、办展等庆祝活动,生动展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1994年地市合并,我有幸来到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回顾我在人大工作30年的成长经历,始于立心。
真心接访解民忧
人大信访工作是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和桥梁,处于矛盾的焦点和工作的难点。2002年我走上信访岗位任副科长,当时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平均每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700余件次,涉法涉诉信访约占75%,大多是向有关部门多次反映问题未得到解决,最后才到市人大上访的,情绪普遍比较激动,我热情接待每一位上访群众,并跟踪督办促使一大批信访问题妥善处理。我利用业余时间深入思考,撰写的《从人大信访透视司法公正》一文在国家信访局《人民信访》等刊物上发表,获湖北省人大工作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吉林人丁璞国家赔偿案执行到位,我及时将人大监督此案的情况整理出来,在《人民代表报》2003年8月2日头版刊发。
信访工作纷繁芜杂,但关乎每一位上访群众的切实利益,因而健全交办督办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尤为重要。2011年,我从街道办事处挂职回来,被提拔为副县级,继续负责信访工作。随着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我参与制定了《十堰市人大信访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信访受理程序,注重督办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信访数据综合分析,为人大常委会监督议题提供参考。如,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法院执行难、食品安全问题,听取有关部门工作汇报、开展专题询问,更好地推动了从源头加强改进工作,大大减少了信访量。
用心监督促发展
汽车工业文化是十堰市的基因和灵魂,也是十堰不可或缺的文化记忆。2016年,重点督办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启动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议案》时,我多次跟随十堰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到东风公司旧厂区开展调研,督促市政府及时出台十堰市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如今,东风公司在保留原厂房文化的基础上改造升级,东风1969文博园、生态公园等项目惊艳全国,留住了美丽的“工业乡愁”;为推进武当山景区管理与服务水平,十堰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武当山景区实行一票制的建议》,自2022年4月武当山风景区门票整合,设置“一票制”通票及3种联票组合,较好地满足了游客个性化需求。
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是十堰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我在2021年少数民族乡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乡产业发展规划”“增加民族乡镇发展预算资金”“制定新一轮的帮扶机制”三条建议,得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师永学和时任市长黄剑雄高度重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落实支持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十堰市民族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
在委员会工作期间,我服务并参与调研、执法检查和视察25次,参加重点督办代表建议19件次,每个选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有力地推动了十堰市民主法治进程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细心服务优保障
如今,因工作需要我又回到了办公室,担任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这两年,除了做好日常的分管工作,还在一些重大活动中承担重要工作任务。每次会议或活动结束时,我们及时总结复盘,还常常学习借鉴湖北省人大和地市州人大的做法。
筹备和服务人代会是人大常委会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到岁末年初,我都和同事们奋战在各工作组,时间紧、要求高、工作强度大。在十堰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筹备期间,我担任会务秘书组组长,工作任务繁重,我全身心投入,提前拟好工作方案,在各位副组长通力协作下,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如今又有网上办公平台通知会议、会议材料自动装订成册、电子表决器和计票器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整个大会井然有序、精细高效程度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
30年来,我在十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多个岗位锻炼,见证了人大关注民生监督、生态环保立法等成效显著,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定程序规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显著优势。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努力为十堰市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十堰篇章发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