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高质效新闻宣传 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 李京禄 (山东)

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传递民主法治精神、报道人大依法履职的重要职责,是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做好人大宣传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适应时代需求,筑牢“四力”根基,才能更好地担负起传递民声、表达民意、纾解民怨和汇集民智的重任,让民主法治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深入人心。

突出重点

在宣传内容上求精求深

一是突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全面系统地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内涵,深入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大力宣传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使广大干部群众的人大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不断增强。二是突出人代会、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的宣传。要改进人大会议报道工作,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通过专题报道、消息通讯、综述评论等形式,推出精彩的新闻作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不断提升报道质量,讲好人大故事、传递人大声音。三是突出人大履职特色亮点的宣传。要选准角度、把握尺度,及时反映人大履职实践,对一些亮点工作、特色工作进行总结性、专题性报道;积极组织新闻媒体参与常委会监督调研、执法检查等工作,采取现场报道、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等方式,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力。四是突出代表工作和代表风采的宣传。善于从代表议案和建议中发现报道线索,善于从代表审议发言和参加调研中找到先进典型,通过专题采访、跟踪报道等方式,加强对代表履职及成效的宣传。

注重创新

在宣传方法上谋准谋实

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科学、准确、规范的原则,把人大宣传放在党委的大宣传格局中统一考虑和推进,既要“钻进去”学习好人大业务知识,又要“跳出来”遵循新闻规律,摒弃公文报告色彩,做到人大宣传工作者不讲外行话。二要精心组织策划。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重点监督内容以及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督办和人大代表的履职风采等,精心组织、高效策划,增强宣传工作的前瞻性、计划性和有效性。三要突出人大特色。在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上动脑子,在入耳、入脑、入心上做文章,善于把握人大事件与公众生活联系的结合点,挖掘人大工作的闪光点,做到既准确深入又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巩固完善

在宣传平台上做活做广

做好人大宣传工作,要积极适应公众需求和信息传播业态的变化,推进理念思路、方式方法、载体手段和机制创新,实现人大宣传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一是平台要广。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微信、微博和手机客户端等各类载体,加强各类新平台终端建设,实现全媒体的融合互动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展现人大工作的全貌。二是形式要活。要灵活运用消息、通讯、图片报道、深度报道等多种新闻体裁,多角度运用材料,多手法撰写文稿,努力做到事例鲜活、报道生动,增强新闻宣传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三是注重谋划。要善于发现一些倾向性、典型性问题,通过组织专题采访、现场直播、交流互动等形式,鼓励、支持和引导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反映民意,不断提升宣传报道的频率、质量和参与度,让人大宣传工作更富有亲和力、吸引力和说服力。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