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严 (福建)
近年来,福建省邵武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围绕市委决策部署,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久久为功、精准发力、探索创新,不断提升监督质效,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迈出新时代坚实步伐。
主要做法
紧盯重点关键,让人大监督更加有力。代表建议督办是做好监督工作的重要抓手,邵武市人大常委会多措并举确保建议办理落地见效。一是重落实、解民忧。邵武市人大常委会持续优化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实行大会议案由常委会主任领衔督办,代表建议由常委会副主任分工督办和常委会各委室(局)对口督办机制,积极联系走访代表和承办单位,促进承办单位与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让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落到实处。二是重回头、见实效。邵武市人大常委会实行代表建议“台账式”管理,组织开展代表议案建议现场办理和“回头看”,确保建议办理落地见效。三是重测评、聚合力。邵武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评估问效机制,开展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满意度测评。
创新平台建设,让人大监督更加有效。为进一步拓宽代表履职渠道、激发代表履职热情,邵武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探索创新代表工作,不断健全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一是试点先行。为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原选区选民联系,增强代表履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城区乡镇人口集中的小区,建立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四个一”活动,推动解决民生问题。二是串点成线。为进一步延伸代表履职链,以乡镇在城区设立代表联络站为基础,在代表、选民居住较集中的社区建立了昭阳街道行春社区、通泰街道严羽社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按照“就地、就近、就便”原则,将全市五级人大代表编入联络站,为代表履职行权提供平台。三是连线扩面。为持续织密联系选民网,确保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在市党群城市家园设立“乡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中心”,依托邵武市党群城市家园12个乡镇工作室分别设立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把乡镇辖区的各级人大代表编入活动室,组织代表开展集中学习、调查研究和经验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连心桥”的作用。
存在问题
一是监督意识不强。对于人大监督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深入思考人大监督工作不够,影响了监督作用的发挥。
二是监督刚性不够。在开展监督工作过程中,有时未能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宽、松、软”,主要监督方式为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备案审查等,肯定成绩较多,提出问题较少,很少运用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手段。
三是整体素质不均。县级人大代表来自社会各界,个别人大代表法律素养、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审议专业性较强的报告时,无法提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
优化建议
一要提升监督意识,树牢监督理念。增强“一府一委两院”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意识,“一府一委两院”及其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用法律约束和规范行政、监察、司法行为,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贯彻执行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维护人大权威。要增强人大自身的监督意识,紧紧围绕发展大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目标,努力找准人大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大胆探索和积极实践,在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上主动作为、认真履职,依法行使监督权,切实发挥人大常委会作用。
二要改进监督方式,完善工作机制。探索实践刚性监督,在科学灵活运用听取审议专项报告、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方式的同时,探索完善专项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监督手段,对未能有效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要适时依法组织开展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手段,提高监督工作权威性。要强化跟踪监督,健全监督意见跟踪督查机制,对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采用多种方式连续跟踪监督,对所监督工作改进情况进行考察评估,一抓到底,直至问题解决取得实效。要落实监督反馈机制,健全完善满意度测评、跟踪问效、结果运用等机制,按照办理时限,有重点地对“一府一委两院”落实审议意见情况再审议并开展满意度测评,对整改情况不满意的,可责成行政、监察和司法机关进一步整改,并组织开展跟踪督办,直至测评满意为止。
三要强化综合素质,增强履职能力。通过举办履职培训、专题讲座、考察学习、座谈交流等方式,加强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思想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和相关监督领域专业知识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要练好人大调研基本功,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全面掌握情况,保证代表提出的建议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要通过组织参与执法检查、视察调研、专项工作评议等监督活动,提高人大代表及常委会组成人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