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兴杰 (陕西)
冬天的第一缕寒意,是从街角巷尾飘起的炖菜香气中嗅到的。北方的冬天还未彻底席卷而来,空气中便已带上了几分霜冻的味道。清晨的街市上,菜农们拉着新收的大白菜,青翠的叶子上带着微霜,仿佛在等待着冬季的召唤。
家家户户开始为冬天做起储备,然而,最动人心的还是那抹炖白菜的香气。寒冷将人们围聚在灶台前,锅里冒着腾腾的热气,白菜的清香夹杂着豆腐的绵软、粉条的滑润,扑面而来。
在北方,白菜不仅是“当家菜”,更像是冬天里的依靠。入秋时节,菜窖里一捆捆的大白菜被安放妥当,厚厚的土层和干草将它们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将整个冬天的温暖一并封存。记得小时候,每次从窖里取出白菜时,扑鼻而来的泥土气息,带着一丝朴实的温馨,令人生出珍惜与依恋。
小时候,我只是个坐在炕头等着一碗热汤的小孩,看着母亲娴熟地将切好的白菜投入沸腾的锅中,期待着那一刻的满足。厨房里,母亲常常将白菜帮一片片掰开,细细洗净,切丝下锅。随着火苗不断舔舐着锅底,淡淡的香气在屋子里弥漫开来。白菜的清甜、豆腐的绵软、粉条的滑腻渐渐在咕嘟声中交融,炖成一锅浓郁温暖的冬日佳肴。那一碗热腾腾的炖白菜端上桌时,仿佛整个冬天也随之温暖了起来。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小小的炕头上,为驱散冬日的寒冷而紧紧依偎。一碗白菜汤端在手中,母亲亲手盛出的温热在汤碗中翻滚,汤水的清香、淡淡的甜意慢慢滑入胃中,浸透全身。这样的片刻,看似寻常,却成了长大后无数次回味的温馨瞬间。
时光荏苒,离家求学之后,南方的冬天虽少了刺骨的寒风,却以湿冷的方式深入骨髓,反而更让我怀念家乡的干爽与那口温暖的白菜汤。偶尔在南方的小馆子里尝到一碗炖白菜,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少了来自炕头的热度,少了母亲亲手调味的那一勺温情。
再回到家乡,家中一切依旧,炕头、灶台、菜窖,一切还是熟悉的模样,似乎在等待着远归的游子。母亲的脸上多了几分风霜,动作也不再如往昔那样利索,但炖起白菜来,依然熟练而笃定。那晚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旁,桌上是白菜炖豆腐、拌酱和腌黄瓜,母亲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说:“白菜还是家里的好。”一句话在我心头荡漾,仿佛一切的风霜辛劳都在这锅汤里融化成温暖的安慰。
冬天的白菜,是寒冷季节里最朴素的慰藉。母亲常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她而言,白菜才是冬天的主角,用厚实的叶片包裹起一份生命的暖意。每当我夹起一片炖得软烂的白菜,触碰到母亲粗糙的双手,感受到她无微不至的爱意。
如今,每年刚一入冬,我总会在市场上挑几棵大白菜,回家亲手炖上一锅,重温那些年围坐在炕头边的温馨记忆。锅中的白菜渐渐炖软,豆腐和粉条吸满了汤汁,氤氲的蒸汽模糊了厨房的窗户,将我带回那些无数个温暖的冬夜。
回忆在热汤的氤氲中愈加清晰,那是母亲脸上温柔的笑意,是一家人团聚时的安宁与满足。我知道,这碗炖白菜不仅是冬日的滋味,更是家乡的味道,是一种始终牵挂在心头的温暖。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炖白菜,清甜的汤汁在唇齿间回绕,熟悉的滋味带我穿越岁月,将记忆中的温情一一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