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侯进林) 12月2日,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四场新闻发布会,朔州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朔州从能源革命、新兴产业、文旅融合三个方面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密码”如何破解?朔州市给出了“朔州答案”。据介绍,朔州市推动煤炭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变,利用中煤平朔矿区煤、电、化、水、新能源一体化优势,攻关突破晋北高硫、高灰、高灰熔点“三高”煤气化难题。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倍,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省级产业链营业收入增长27.4%。1—10月份,省级专业镇营业收入增长10.3%。山阴广武长城文化公园入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广武滑雪场成功创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右玉县成功创建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随着“黑神话·悟空”爆火,应县木塔、崇福寺游客暴涨。8月23日至11月3日,应县木塔接待游客增长1.3倍,崇福寺接待游客增长4.3倍。
全市建成区实现公交全覆盖。市区公交运营里程比2022年翻了近一倍,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5%。公交‘一卡通’与全国324个城市实现了互联互通,方便了群众跨市域出行。全市6个县(市、区),有4个实行了全民免费公交。
从“煤都”到“绿都”,朔州市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华丽转型。朔州市委、市政府聚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强化财政投入,全市财政支出八成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成果”正在逐步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密码”正在被逐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