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及要求 以人大监督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

■ 陈 颖 (四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近年来,四川省天全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生产要素配置、产业深度转型等重点工作,综合运用监督方式,提升监督工作实效,为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作出人大贡献。

坚持围绕科技创新开展监督

助力项目提速落地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也是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天全县人大常委会锚定发展关键技术开展监督,助力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撑。强化对创新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监督。坚持把创新技术人才培养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先后对创新技术人才培养财政资金预算安排、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等工作进行深化监督,促进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天全县加快集聚人才创新创业十条措施》等规范性文件。全县创新技术人才、专业技能型人才储备达到1.2万人,创新技术人才呈梯次发展新格局。强化对创新技术引进工作监督。坚持把对创新技术引进工作的监督作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注重对锂电池产业先进技术应用、竹纤维爆破等创新技术引进工作开展深化监督。促进企业产品升级、产业链延伸,推进以竹代塑产业加速发展,让创新技术成为重点产业发展的有效动力。强化对创新技术项目孵化工作监督。坚持深化对鲟鱼本土繁殖、高山有机白茶无性繁育本土创新项目孵化工作的监督,先后开展对创新项目孵化园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项目孵化部门履职等工作进行监督,推进创新技术项目高效转化。

坚持围绕设施建设开展监督

推进要素高效配置

要素资源是县域产业振兴的基础。天全县人大常委会着眼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开展监督,不断彰显新质生产力动力活力。加强对乡村物联网设施建设的监督。听审县政府关于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项目建设工作报告,就加快构建乡村物联网体系提出5条具体建议。对农村快递网点、农村“五好公路”及交通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为县域产业资源要素在城乡间高效流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强对大数据设施项目建设的监督。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通过视察、听审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人大代表重点建议督办等方式,对“智改数转”工作进行精准监督,推进县级职能部门储备“智改数转”项目15个,投资7.4亿元。同时,强化对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专项监督,实现大数据硬件支撑水平整体提升,有效化解大数据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堵点、痛点。加强对智能物流体系建设的监督。从2021年起,连续三年将川藏物流园和安山钢铁智能物流体系建设作为人大工作监督的重点议题,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两次、听审智能物流体系建设工作报告两次、开展智能物流体系配套项目建设回头看两次,促进川藏物流园智能物流体系建设有序顺利推进,为县域重点产业提供高效物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坚持围绕激发活力开展监督

加快产业深度转型

激发要素活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天全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激发要素活力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又一抓手,通过有效监督,持续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深化对产业升级改造工作监督。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作为持续监督的重要议题,通过对水产园区配套项目实施、冷水鱼产业财政扶持政策落实、水产园区助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完善、冷水鱼产业“三链同构”等工作持续3年的监督,有效引导冷水鱼产业要素进一步向园区聚集,推进水产园区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聚集效益、带动效益全面显现。深化对育特色创品牌工作监督。坚持把建设新型建材保障基地、优质农产品保供基地、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化旅游目的地等作为人大监督的重要内容,先后听取并审议县政府关于建设新型建材保障基地等3项工作报告、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等两部法律实施情况检查、组织“创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县”专题询问、组织代表开展特色农业产业调研视察等,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全面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深化对厚植生态底色工作监督。坚持将县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纳入重要监督事项,先后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部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听取审议县政府“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报告,组织对天全河道砂石场整治行动进行专题询问,助力涉及环境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进自然绿色的生态环境有序转化为县域产业转型的强劲基础。

(作者系四川省天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