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若晴 (江苏)
“没有哪一座城市像兰州这样,透过‘一碗面’就能体味到整个城市的精神;也没有哪一座城市如兰州这般,把一碗面做得风行天下,历久弥新。”都说开在外地的“兰州牛肉拉面”是不正宗的,在没去兰州之前,我一贯认为“兰州拉面”的味道本该如此。
我的老家在江南水乡,那里的“兰州拉面”遍布大街小巷。汤面上,几片薄如蝉翼的牛肉静静地漂浮着,葱花与香菜点缀其中。为了迎合江南人的口味,我们那里的拉面味道偏清淡,辣椒油则备在桌角的一旁,供食客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添加,味道不惊艳,较为普通,只能称得上尚可。
起初,我对此一无所知,只是听闻真正的“兰州牛肉拉面”并不包括“兰州”两字。直到我有机会来到兰州,才惊讶地发现原来传言非虚,只有“某某某牛肉面”字眼的招牌,高悬在门头之上。我还听说,每家店除了清冽的牛肉汤、劲道的面条,配上几片牛肉和少许葱花,往往还有几道特色的小菜,高档一点的还配有腊肉,光是想想就令人垂涎不已。
那年,我自驾途经兰州,记得已是十月。穿城而过的黄河水早已失去了夏季的湍急,平静地躺那里,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一座已有100多年历史的铁桥横跨黄河,很是壮观。我从桥的这一端走到那一端,便来到了滨河路,“安泊尔牛肉面”就在此处。听当地人介绍,这家牛肉面颇有些名气,我满怀期待。
厨房里,一块块光滑白净的面团,摆放得整整齐齐,静静地待在那里。厨师拿起一块面团,轻轻一按,瞬间变成了一块面饼,再用刀均匀地切成长条,双手捏住长条的一端,狠狠地甩在桌面,长条自上而下弹起。“噼啪——”厨师不住地重复着甩面操作,直至每一根面条都拉到满意的粗细,才扔进滚烫的锅中。看着厨师这般行云流水地操作,我确信自己来对了地方,立马点单,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静静地等待美食。
坐在窗边,阳光透过窗面,洒向桌面,光影交错,暖意扑面。很快,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端到我面前。清澈的牛肉汤,香浓四溢,汤底中飘着数片洁白的萝卜片,鲜红的辣椒油在碗中肆意流淌,翠绿的葱花点缀其间,色彩斑斓,犹如一幅生动的油画。牛肉面汤透亮而香浓,赏心悦目,令人垂涎三尺。这才是地道的兰州牛肉面,以“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特色闻名遐迩。
我迫不及待地夹起面条,细细品尝,那面条柔软而有弹性,裹着面汤的香味。我小啜了一口,一股热气顿时从喉咙直涌入肠胃,瞬间被温暖包裹,被一股鲜美的滋味所抚慰。咬上一口牛肉,肉质紧实且有嚼劲。汤汁浓郁,牛肉鲜美,佐料独特,转眼面汤所剩无几,浓郁的香味在嘴里蔓延,令人回味无穷。怪不得人们总说“全国各地的美食,在当地吃的才叫正宗”,看来此话不虚!
现在,“兰州拉面”早已开遍全国。一汤一面,让远在他乡的人们,不仅品尝到了自己家乡的味道,更是深深抚慰到了他们内心最炽烈的相思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