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坚持学以致用 在实践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 席海洋 (山西)

山西省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将学习培训作为代表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人大代表履职需要,把好理论实践“结合关”、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深度“参与关”和建议“办理关”,持续为代表“加油充电”,不断增强代表政治素养、责任意识、履职能力,为高质量做好人大代表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把好理论与实践“结合关”

以学促知以知促行

为进一步增强代表履职实践能力,晋中市人大常委会重视代表培训的实践性,将代表学习培训和集中视察等工作有机结合,让代表在知情知政中锻炼和提升履职能力。2024年7月、9月,分四期组织代表培训暨集中视察活动,每期选择一个县作为培训地点,组织其他3至4个县约50名市人大代表参加。培训过程中,安排培训所在县的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分享代表工作经验,并选择6至8名参训代表交流心得体会,随后围绕市人大常委会年度重点监督工作和上下联动监督议题组织集中视察。这种“履职培训+跨区域集中视察”相结合的培训形式,有效增进了代表对省情、市情、县情的了解,促进了各县(市、区)之间的工作交流,极大地开阔了代表视野、明确了履职方向。

把好对常委会工作“参与关”

不断提升能力水平

晋中市人大常委会注重通过依法履职提升代表工作能力,完善了常委会联系代表制度机制,先后建立健全了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制度,主任会议成员分工联系县(市、区)工作机制,常委会组成人员、各工作机构联系代表制度,常委会会议议题广泛征集代表意见工作机制,集中走访联系市人大代表制度,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代表联络站“站点融合”工作机制等,不断扩大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参与工作来锻炼和提升履职能力。比如,联系走访代表活动中,代表提出的“解决个别老旧小区通天然气遗留问题”“落实农村集中供暖项目电费补贴”等建议,反映问题实事求是,解决措施切实可行,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实现了代表在履职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工作中提升。

把好代表建议“办理关”

主动回应群众期盼

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将高质量办好代表议案建议作为最有效的“实践课堂”,强化建议提出、办理、落实全过程监督,进一步提升代表对建议督办的参与度。一是紧盯建议提出环节。人代会前,加强与市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提前做好代表视察调研、代表联络站活动、代表建议征求等各项前期工作。坚持“内容高质量”,实行代表建议“三级审核制”。每年在人代会期间,要求各代表团对拟提交的代表建议进行初步审核,确保建议的针对性、代表性;会中,大会议案组对提交的代表建议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建议的规范性、合法性;会后,各专委会、各工作机构再次审核对口督办的代表建议,确保建议的充实性、可行性。二是抓好建议办理环节。探索建立“分管领导重点督办、有关机构对口督办、代表机构协调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督办”工作机制,明确建议质量评价、建议答复审查、建议办理评价、办理结果认定、跟踪督办等5方面要求,特别是围绕建议内容常态化组织代表参与检查调研等,强化代表与承办单位的沟通协调,让代表在参与督办中熟悉业务、提升能力。三是关注建议落实环节。聚焦推动建议落实落细,探索建立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情况满意度测评工作机制,增强办理单位的办理责任感、使命感。每年年底常委会会议上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测评,最终结果向“一府一委两院”及相关承办单位通报。对于办理情况较好的,汇编入代表建议案例选编和代表履职事迹,印发全体市人大代表,帮助代表学习提升。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