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卫平 (浙江)
浙江省兰溪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紧紧围绕省人大常委会“四建设两提高”工作部署,创新构建核心业务下沉“主题+问题”工作机制,推动人大代表工作走深走实。
重塑业务内核
让代表履职“行之有方”
定主题,核心业务“沉得下”。兰溪市人大常委会以职责整合、功效拓展、体系完善为导向,项目化架构5+36+x+y的人大核心业务下沉板块。同时建立“主题任务单”制度,每月月底各委室根据下沉事项,确定不少于两项业务主题,以任务提醒单的形式,交办到各乡镇街道人大,打通业务下沉路径,实现常委会业务和基层人大工作上下贯通、高效联动。建清单,基层站点“接得住”。建立“年计划、月安排、周落实”机制,各乡镇街道人大结合下沉事项列出年度工作计划、每月活动安排和特色事项三张清单,并在联络站挂图上墙,每周落实情况通过数字大屏动态展示。落实“问题报告单”制度,代表围绕主题深入选区倾听民声,收集社情民意,以“报告单”形式报送县乡两级人大。对相关问题建议进行分析筛选,形成问题收集、分析、处置、办理的工作闭环。截至目前,全市基层人大共开展各类活动302场,参与代表累计6840人次。创特色,代表履职“有动力”。立足乡镇街道本地特色和现实需要,全市17个基层单元开展“一站一品”创建工作,让代表通过团组履职、专业履职,各尽其责、各擅所长。如,游埠镇人大立足“江南第一早茶街”独特文旅资源,创设“游你来提”“喝茶话事”“埠头说法”等活动载体,助推当地文旅发展;马涧镇人大通过“代表直播助农”“代表共富联盟”“代表联络点”等做法,发挥专业代表联农助农作用。
强化四项建设
让代表作用“掷地有声”
当好服务发展“助推器”。兰溪市人大常委会强化代表专业作用,组建15个专业代表小组,同步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以团组形式开展各类履职活动,组建“营商环境观察团”,让企业家诉求建议有了“直通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审批事项、安全生产等方面难题20余件。深入组织开展“思想大解放、服务大提升”双岗建功主题活动,围绕“服务三支队伍”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主题,扎实开展四大专项行动,广泛凝聚代表合力,投身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主战场”。当好民情民意“代言人”。以“线上+线下”“站内+站外”等形式不断拓展代表联系群众的形式和渠道。加强推广“两码”进村居社区、进重要活动场所,探索“代表码”进景区、进商圈等人流密集场所,不断拓展“两码”覆盖范围。打造“群众码上提、代表马上办”工作品牌,构建民情民意“收集分析、分类交办、反馈评价”的全链条闭环机制。截至目前,收集有效民情民意3000余条,办结率保持在90%以上,转化为闭会期间建议40件,办结38件。创设“代表邀约”“代表点单”“五个活动日”等载体,常态运行四级人大代表进站轮值制度和问题交办机制,让代表在日常履职过程中以“短平快”的方式及时收集民情民意,开展督政问效。当好社会治理“减压阀”。坚持一站多用、共建共享,推动代表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共享法庭、检察工作联系点、便民服务中心等基层站点融合,协同参与法律咨询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民主会商议事等工作。印发《检察工作联系点进驻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办法》,实行驻站检察官制度,入驻以来共开展法律咨询、矛盾化解等22次,联系人大代表87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4条,并在代表建议中梳理出高标准农田改造等3条公益诉讼线索,实行案件化办理。
构建智评体系
让代表服务“落实有度”
履职活动一键记录。依托省人大常委会、金华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履职综合平台,通过扫描“代表活动码”登记参与“核心业务主题活动”情况,形成线下履职活动,线上登记汇总,站内动态展示的闭环管理机制,切实把“主题+问题”工作机制落到实处。深化“四张清单”机制,2024年以来,形成工作清单203件、问题清单382件、建议清单23件、成果清单11件,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展现人大担当、彰显代表作为。重点场景一窗应用。重点搭建兰溪智慧人大应用平台,系统集成政府决策我来评、兰智评(部门工作评议)、议案建议办理“三大功能场景”,打通“群众-代表-人大-政府”的民意转化通道。如,着眼人代会闭会期间建议办理难的问题,开发人大议案建议管理系统,从6个维度24个方面对建议办理进行“背靠背”评价,有效强化闭会期间议案建议办理质效,及时将群众“心声”转化为现实“民生”,提升代表和群众满意度。代表作用一体评价。依托“三大指数”智评体系,制定出台《基层单元运行管理“三大指数”考核评价办法》,科学设定多维评价指标,自动抓取代表履职记录,按照“红黄蓝”三色动态管理。每季评选人大代表和代表联络站“季度之星”,并作为年底评比优秀履职代表、先进基层人大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激发联络站活力和代表主体作用。
(作者系浙江省兰溪市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