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李 川
残疾人群体的生活出行状况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近年来,重庆市铜梁区高度重视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通过建设无障碍盲道、设置无障碍设施、开展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方式,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生活出行。而这背后,离不开钢梁区人大常委会的有效监督。
无障碍设施不尽如人意
一直以来,铜梁区人大常委会都将残疾人权益保障作为监督重点,相继开展了专题调研以及残疾人保障“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等活动,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日前,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深入巴川、平滩、侣俸、虎峰等镇街进行走访,详细了解残疾预防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等方面落实情况,对残疾人权益保障“一法一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在虎峰镇久远村九组,因工地事故高位截瘫的何永华告诉检查组,区残联为他配发了电动轮椅,并对其住房进行无障碍改造,包括安装扶手、改造室内外坡道、改造卫生间等。何永华很满意,表示感激。
然而,检查组也发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比如,全区没有一辆无障碍公交车,公交站点无障碍设施不足;部分无障碍设施衔接不畅;有的盲道坡道变成了自行车或摩托车道,有的无障碍设施被商业摊位侵占;一些老旧小区改造时未设立无障碍通道、盲道等。
在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检查组汇报了检查情况,经审议后提出了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优质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推动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意见建议,并形成审议意见交区政府研究办理。
落实审议意见加强整改
为确保审议意见能有效落实,铜梁区人大社会委加强了对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督办。区政府高度重视审议意见办理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办理相关事宜,明确责任单位,确定办理时间节点。在形成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后,区人大社会委对报告进行初审,并对有关情况进行现场核实。
“持续推动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对公交车的无障碍改造,将更新42辆一级踏步公交车。开展公交站台无障碍建设情况自查,逐步改造16个无站台的临时停靠站。全面摸排盲道、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无障碍卫生间等公共无障碍设施,分类建立问题责任清单,完成整改2885处。加快推进近五年内建成的物业小区设置轮椅通道、扶手或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加强无障碍设施监管维护……”在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主任会议上,区残联理事长蒋文勇报告了审议意见办理情况。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认为,区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推动办理落实,有效地保障和改善了残疾人民生,对办理工作表示满意。
多处变化让“无碍”更有爱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审议意见办理成效,铜梁区人大社会委通过联系部门会议等方式,了解区住建委、区民政局、区城管局、区残联等部门和单位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进度。同时,深入相关镇街、企业进行调研。
调研组在集美东方一期看到,小区大门、单元门、电梯等公共区域都设计了无障碍通道,并加装扶手,方便老年人、残疾人出行。区住建委介绍,目前,大型社区居民小区每栋楼都设置了无障碍通道。
在南门车站,调研组发现,除建有盲道、轮椅坡道、残疾人停车位等无障碍设施外,还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及低位志愿服务台,配备了辅助器具。区交通运输委介绍,目前,238辆公交车中一级踏板车有89辆,占比37%。
区城管局介绍,已在全区公共停车场增设无障碍停车位135个,在55座公厕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公园广场实现园内无障碍设施全覆盖。
区残联党组成员、理事杨金平介绍,近三年来,共完成92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
如今,在铜梁区的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等设施随处可见,让“无碍”更有爱。
“无障碍环境的改善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我们将一以贯之加强监督,为推动残疾人民生改善作出积极贡献。”铜梁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