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用好立法直通车 架起民意连心桥

——铜陵市人大常委会扎实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

■ 本报通讯员 周明文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在立法过程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不断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以“规范化建设、特色化打造、实效化运行”为目标,扎实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将立法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的各个角落,为群众表达立法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提供有效渠道,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铜陵实践。

贴近基层

让立法接地气、顺民心

走进铜陵市铜官区天井湖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八字工作理念十分醒目。联络站面积不大,但功能齐全,设置有接待室、会议室、阅读区等,可以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

2022年9月,天井湖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被确定为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铜陵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意见的重要联系平台,也是让群众直接参与地方立法活动的重要载体。“将立法联系点建在基层,方便群众表达立法诉求,让立法工作更具‘烟火气’。”铜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梦生介绍说,通过站点融合,实现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代表联络站共建共享,形成了场所固定、制度统一、队伍稳定、人员专业、流程清晰的规范化建设标准。

如何让基层立法联系点更贴近群众需求?在天井湖社区党委书记、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沈睿超看来,只有把人大代表、选民凝聚起来,将社情民意请进来、让调研征集走出去,才能实现立法的“民意最大化”。自成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天井湖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参与完成《铜陵市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管理条例》《铜陵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铜陵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条例》等一批法规的意见征集,向市人大常委会反馈意见建议60余条,不少意见建议被采纳。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立法意见征集的重要窗口,也是普法宣传的课堂。在铜陵,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与法院、检察院、法学会、律师协会等行业和单位共联共建,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国家宪法日等关键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渐成常态。

目前,铜陵市人大常委会确定基层立法联系点7家,分布在市县乡村、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行业协会等基层单位。“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拓宽了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扩大了联系覆盖面和群众参与度,实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了立法质量和效率。”铜陵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健全机制

让阵地转起来、活起来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地方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为提升联系点建设水平,规范联系点运行,铜陵人大继2022年出台《关于加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意见》之后,2023年又出台了《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指南》,连续两年对联系点组织体系、阵地建设、工作流程、台账资料等作出更加细致的规定和要求,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因地制宜落实办公场地、实现制度上墙,确保联系点“行得稳、走得远”。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有效途径,必须建设好、运用好。”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分管负责人提出明确要求。为此,常委会相关工委先后深入社区、市律师协会、铜陵学院法学院等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调研座谈,听取基层单位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聚智聚力,不断加强和改进联系点建设工作。

根据建设指南要求,各联系点着力在提升软硬件设施水平上下功夫,不断优化完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等。为更好保障征求意见的质量和效果,各联系点还从本地相关行业、领域中聘请能力强、对社会事业热心的人士担任立法信息员,在全市范围内构建了“联系点+信息员”工作网络体系。如今,铜陵市已有近百名热心群众加入立法信息员队伍,他们深入千家万户,将民主立法的触角延伸到家家户户,让立法工作融入基层生活点点滴滴。

“过去总感觉立法离自己很遥远,但是现在,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可以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一下子拉近了我和立法的距离。”惠泉社区立法联系点信息员查伟感慨道。成为立法信息员后,查伟已多次参加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分别围绕交通、物业等民生热点问题发表意见建议。

倾听民意

让民主看得见、能参与

“针对线路临时变更信息发布不及时、缺少针对性的意见,细化了修改稿第十一条规定,明确要求公共汽车客运经营企业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线路临时变更相关信息。”2024年5月,铜陵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首次通过书面形式,对基层立法联系点在《铜陵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修改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建议采纳情况进行反馈。这是铜陵人大健全完善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的具体举措,也是激发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热情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最大限度吸纳民意、汇集民智,让更多群众的“金点子”写进法规。

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直通车”作用,就是要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在党和人民之间架起畅通民情民意民心的“连心桥”,使制定出台的每一部法律法规都满载民意民智。2024年,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共委托或现场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立法项目征集、问卷调查、法规征求意见等立法活动1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

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而来的,既有对法规草案的意见建议,也有对社会治理方面的诉求期盼。为提升群众的参与度与获得感,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收集的意见进行梳理归纳,根据意见类型和问题诉求,通过适当途径和合适方式进行相应处理。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养犬管理不到位的意见,常委会将其作为工作建议转相关部门处理。目前,公安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加大执法力度。再比如,针对群众提出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的意见,常委会将其作为铜陵代表团议案提交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基层立法联系点虽小,却承载着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责任。下一步,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将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努力把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立法征询的“直通车”、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法治建设的“金名片”。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