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守正创新中提升人大工作质效

——访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启尧

全国人大代表王启尧

■ 本报记者 李艳龙

“本届以来,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法以民为本、监督以己为镜工作理念,树牢‘三紧’‘三小’工作原则,围绕‘1+4+1’工作内容,高站位服务中心大局,高水平依法履职行权,以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己任,为推动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在介绍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如何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启尧如是概括。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王启尧说,“立法以民为本”就是在立法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立场,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本,最大限度回应群众呼声、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对于“监督以己为镜”,王启尧有着独到的见解,“如果监督者做不好自身的约束,又如何树立权威,履行好监督职责?监督工作又如何让群众信服? 所以,自己首先要成为一面镜子,要先照自己,同时也具备照别人的能力。”

实践中,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将这一工作理念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紧扣振兴发展之要,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比如,制定《大连市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促进条例》,该条例与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促进条例、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相衔接、相促进,全面构建“三个中心”法规制度框架;紧盯社会治理之需,解决影响法律法规实施的深层次问题,比如,围绕平安建设听取和审议网络安全工作报告,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紧贴人民群众之盼,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比如,对健全积极生育配套支持政策体系、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并开展满意度测评,对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大连市职业教育条例》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等。

“以经营主体服务为切入点,我们制定了《大连市经营主体服务条例》,37条5000余字,与《大连市社会信用条例》《大连市外商投资促进条例》等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法规,共同成为大连市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还有《大连市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不设章节、31条条款清晰明确,可操作性和特色性更强。”王启尧表示,着眼立法的针对性和监督的实效性,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小切口、小快灵、小篇幅立法原则,以法治方式推动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经过几年摸索,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形成了以一个要点为统领、四个计划为支撑、一套制度为保障的“1+4+1”人大工作体系建设新路径。“为确保全年工作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常委会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年初第一时间制定常委会工作要点,总览全年工作,出台立法、监督、代表和自身建设计划对具体工作进行细化,并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穿插其中,使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与提升人大工作质效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构筑起大连人大工作体系的整体框架,进一步强化人大履职的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不断增强常委会工作的连续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王启尧介绍说。

“2024年,我们提出用三年时间对百余项人大履职所需法规制度作科学梳理和流程再造。”王启尧告诉记者,为实现法规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提升人大履职质效,大连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编制修改61项制度,三年规划任务完成过半。其中,《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已于2024年4月12日公布施行,10章70条内容重点规范了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议事规则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市人民代表大会依法有效履职行权具有重要意义。”

王启尧还介绍了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制度和文化双向发力的创新实践,“我们以制度建设为支撑、以文化建设为牵引,将工作理念上升为文化理念,将其作为一种信念来尊崇、一种目标来追求、一种价值来认同、一种准则来遵守。”

坚持是守正,完善是创新,运行是效能。“未来两年,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夯基固本,继续站在物化、制度、文化协同发力的高度,积极探索构建人大工作体系建设新路径,持续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改革创新中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质效,推进人大事业高质量发展。”王启尧说。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