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同辉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
直面难点、关切点,立足新变化、新趋势,政府工作报告打出政策“组合拳”。稳定存量,“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和稳定就业”;拓展增量,“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升质量,“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一系列措施将有效激发就业新活力。
就业问题,说到底是发展问题。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创造200多万个就业岗位。经济“蛋糕”做大了,经营主体活跃了,就业自然更稳定。这就需要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以产业带动就业,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比如,天津今年将聚焦企业稳岗扩岗、重点群体帮扶、创业扶持等关键领域,推出9个专项计划,护航高质量充分就业。
重点群体是就业的基本盘,稳住重点群体,就牵住了就业的“牛鼻子”。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服务,促进脱贫人口、农民工就业,强化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帮扶”。
就业稳则人心安,就业稳则信心足。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这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多方合力、齐心协力,一定能办好就业这个民生头等大事。(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