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务实创新精神 推动基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 李伟光 邱从仁 朱 枫 (湖南)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湖南省先后召开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全省人大代表工作会议、全省基层人大工作推进会,并印发《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推动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湖南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湖南省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的指导意见,极大鼓舞了基层人大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湖南省汝城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贯彻落实精神要求,在“明方向、促发展、建规范、创品牌”四个方面齐发力,务求以基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领会精神

以学促干明方向

汝城县人大常委会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系列精神的内涵实质、主要任务、重点要求,增强工作主动,强化责任担当,结合地方实际把相关部署要求一项一项落到实处、政策红利一条一条变成现实,更好把根本政治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县人大常委会广泛开展贯彻落实精神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代表小组集中宣讲活动。通过结合实际学思践悟,融会贯通因势而动,用好用足相关政策利好,引导和动员全县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战略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上来,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创特色,为县、乡人大工作闯新路、树样板、出经验。

依法履职

以督问效促发展

汝城县人大常委会紧扣相关指导性意见,对接省、市工作安排部署,充分征询乡镇部门意见,深入重大项目现场调研,从坚持党的领导、提升监督实效、激发代表活力等六个方面、21项行权履职事项形成2025年工作要点初稿,并附月工作安排,报县委研究同意并批转发文。在重点领域监督上,确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农旅融合发展、民宿产业发展、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未成年人保护、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民事和行政检察工作等重点调研课题。紧扣省、市安排听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专项工作报告。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监督上,配合省、市开展相关执法检查,继续开展安全生产“三法一条例两办法”等执法检查。在代表履职保障上,加大力度跟踪2025年重点监督实施的县、乡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务求多建言惠民生、勤调研找不足、严监督促发展。

修订规范

以制善治管长远

在制度层面抓好相关要求贯彻落实,修订完善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制度、规章、办法。

依法推进备案审查工作。健全政策、制度、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研究修订《汝城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深化乡镇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开展涉营商环境规范性文件清理。

全面落实“两规则四办法”要求。指导各乡镇人大健全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会议召开程序、议题确定、民生实事监督、表决方式等,确保议事决事过程民主、规范、高效。

细化优化闭环监督流程。明确执法检查、听取和讨论专项工作报告、视察调研、工作评议等监督工作的流程和标准,强化监督的重点、方式、步骤以及结果的运用,增强监督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优创特

以新出彩树品牌

做好基层人大工作,要自觉站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指示要求的战略高度去审视、谋划和推进,干出有辨识度的人大工作。

持续做实监督后半篇文章。实施好《汝城县人大常委会关于监督成果转化运用实施暂行办法》,建立满意度测评、监督结果报告、提醒函告等后续监督机制,条目式、清单化督促整改落实,进一步促进监督成果转化运用,为深入开展法治护企、护绿、护安人大行夯实基础。

持续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结合村级代表联络站、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加强省、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着力打造好环沙洲乡村振兴示范区基层立法联系样板点,发挥县人大常委会专家库作用,促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管用”优化提质。

持续拓展代表“两个联系”功效。落实新修改的代表法,推进代表联络站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促进议案建议“两个高质量”,实施“县委每半年统筹调度一次,县政府每季度研究部署一次,县人大常委会不定期跟踪督办”的代表议案建议大督办工作机制,巩固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贯通衔接机制成果,并督促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以上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年年提年年没有解决、上级无法立项、受益面较广又比较急迫的民生事项。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