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为千家万户端稳“糖罐子”

——记全国人大代表韦丽娜

■ 本报通讯员 韦妮萍

“2024年全国人代会,我提交的《关于支持广西加快推进制糖企业技术改造提档提效的建议》得到了工信部等多个国家部委的积极回应与大力支持。”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丽娜欣喜地说:“今年,我把关注点聚焦于糖业全产业链的增值潜力。”

走进制炼车间,闻到熟悉的蔗糖香甜味,韦丽娜立即进入了工作状态。她一会儿在控制室里查看电脑上密密麻麻的数字,跟设备厂家负责人讨论;一会儿来到设备旁指导技术人员进行精准调试。从一名普通的制炼车间工人,到参与公司多项技艺改革研发的高级工程师,这条路,韦丽娜走了20多年。正是因为这种“不缺席”的工作态度和干劲,她很快成为懂技术、能钻研、会创新的新时代工人队伍中的一员。

韦丽娜深知成长的艰辛与不易,在做好公司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她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掌握的技能倾囊传授给年轻员工,做好“传帮带”工作。榨季刚结束,她就带领工人对制炼车间的丙糖连续自动煮糖助晶系统进行检修、保养,为下一个榨季做好充足准备。在她的帮助下,10余位一线工人迅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在她的带领下,公司针对生产流程中的瓶颈环节实施精准技术改造,建设了数智化集控中心、甲糖自动煮糖系统等多个设备改造项目,显著提升了自动化控制水平,荣获广西绿色工厂、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等殊荣。

韦丽娜作为凤凰镇龙岩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工作之余,她时常深入田间地头,与选民面对面交流,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经多次实地调研、走访蔗农,她发现凤凰镇2023、2024年榨季大部分群众农业生产用种采取传统自留种种植,长期未经过脱毒处理,导致种性退化、弱化,抗性下降,病虫害易发多发,糖分和产量受到很大影响。经与蔗农深入沟通,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组培苗、脱毒苗价格较高,群众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大多倾向于自己留尾茎种植。于是韦丽娜提出《关于建设糖料蔗良种繁育服务中心的建议》,该建议得到高度重视,列入了联络站年度办理建议,并已转交政府办理。2024年,她常态化开展选民接待日活动12次,与11位驻站代表开展集中走访群众15次,收集了产业路修缮、糖料蔗滴灌等问题线索20多条,形成了代表建议12件,及时反馈至相关部门进行办理、答复,定期履行代表监督检查职责,带动龙岩村打造糖料蔗高标准、高效率、高产量的生产滴灌、水肥一体化试点基地;成功引进蓝莓种植项目;完善村屯路灯、道路硬化、文化公共设施等,为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增加群众幸福感贡献了代表力量。

糖业是广西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来宾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韦丽娜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兴宾考察时的嘱托,深入车间、甘蔗地,了解新品种、保安全生产,推动蔗糖全产业链发展,为守护好全国人民的“糖罐子”不懈努力。“建议旱改水要因地制宜,精准实施,不要占用甘蔗地,特别是甘蔗双高基地。”“希望加快‘双高’基地建设,巩固糖料蔗种植面积。”“希望给予资金支持,建设糖料蔗集种苗育苗、种茎加工、脱毒存储为一体的糖料蔗良繁服务中心。”……一件件建议不断加快糖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提升糖业综合竞争力,助力兴宾区蔗糖产业驶入“快车道”。

“公司蔗区面积止跌回升,得益于政府对代表建议‘加快四化建设’的办理力度。”韦丽娜欣喜地说,和蔗糖产业打了20多年交道,她对兴宾区糖业发展充满了信心。2024年,兴宾区依托“国字号”桂中治旱工程通水优势,享受了国家政策红利:建成万亩连片示范片区20个,建设脱毒种茎加工厂6个,一、二、三级糖料蔗良种繁育基地13个,水肥一体化糖料蔗基地投产……面对糖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韦丽娜将聚焦于全产业链的增值潜力。目光关注点投向蔗糖产业链更深更远处。

从车间智能化改造到田间水利设施建设,从生产工艺革新到惠农政策完善,韦丽娜始终认真履职尽责,建真言、谋良策。她表示:“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不论在哪个岗位都要始终当好选民的‘代言人’。”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