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李蒙蒙 杨晓雅
陈绪勇,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柴胡店镇王世英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当地的泥鳅养殖大户和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陈绪勇的帆布包里常年装着三样物品:一是民情日记本,记录着全村74户的家庭情况和诉求,重要事项用红笔标注;二是水质检测管,随时采集水质送检,为产业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应急联络卡,印有电力、水利、农技等12个部门的直通电话。陈绪勇戏说这三样东西是他代表履职的“三件宝”,更是他答好“民生答卷”的“千斤顶”。
在2025年初召开的宁津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陈绪勇提交的《关于宁津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引发关注。这份建议源自他182天的跟踪记录:每天在养殖基地记录水温、投料量,走访37家餐饮企业洽谈深加工,甚至带着泥鳅样品三赴省农科院检测。建议中精准的数据支撑,推动县里出台专项补贴政策,惠及全县43个养殖村,数千养殖户。
2023年,陈绪勇在走访中发现王世英村毗邻的宁南河,由于水系流通不畅等原因,面临河道淤积、水质差、水资源不足等问题。他联合驻柴胡店镇的县人大代表多次调研、座谈,形成《关于疏通宁南河河道及实施综合整治开发工程》的建议,并多次与县水利、农业、交通部门协调,最终推动项目落地。通过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修建河闸,宁南河提升了河道防洪减灾和灌溉能力,获得了沿线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陈绪勇紧盯民生“关键小事”。2024年夏季暴雨期间,他连夜排查危房户,亲自转移独居老人3户,并推动全村排水系统改造工程。针对留守老人就餐难问题,他联合部分镇人大代表提出《村级养老助餐点建设方案》,争取专项资金建成村级“幸福食堂”,每日为20余名老年人提供免费午餐。
2023年,王世英村多个村民向他反映,村内部分道路年久失修,雨天泥泞难行,要求尽快铺路。他迅速组织村民代表座谈,形成《关于加快王世英村道路硬化工程的建议》提交人大,并多次与交通部门协调,最终推动项目落地。陈绪勇积极落实柴胡店镇人大“龙槐议事日”制度,每季度组织村民代表、企业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谋求增收致富新路径。他将人大代表工作站建在产业链上,组织县乡两级养殖行业的人大代表成立泥鳅养殖合作社。
陈绪勇还依托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代表“亮码”行动,开启了“代表带徒”履职模式,将泥鳅养殖技术拆解成12个二维码课程,通过“云上‘家站室’ ‘码’上见代表”平台,线上培训2000余人次。如今,走在柴胡店镇王世英村的泥鳅养殖基地,打开手机扫一扫田间地头的蓝色标识,就能看见他的手写笔记。“人大代表就要为一方百姓谋出路,为家乡谋发展,我也会一直为此努力。”陈绪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