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激活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记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人大代表李勤贤

■ 本报通讯员 吴春玲

走进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前锋镇罗坪村,整洁的村道绿树成荫,“四小园”遍地开花、休闲娱乐的小公园干净漂亮、村集体经济硕果累累……这个集花卉种植、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乡土风情度假为一体的美丽乡村,一度成为远近知名的“网红打卡村”,还成功上榜“云浮市精品示范村”“云浮市十大美丽乡村”。云浮市云城区人大代表李勤贤,扎根基层二十载,始终以“忠诚履职、服务群众”为宗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她以党建引领为抓手,聚焦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基层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带领罗坪村从“穷山窝”蝶变为“网红村”,书写了乡村振兴与人大代表履职深度融合的生动篇章。

如何做大做强罗坪村产业?如何盘活村里的“烂尾地”?村庄建设能否保留原土乡味?……翻开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李勤贤走村入户调研搜集的社情民意。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李勤贤表示,自己将勇当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坚持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努力打通乡村发展的瓶颈、症结,带领老百姓走稳绿色发展的致富路。前几年,罗坪村经济产业仍然较为落后薄弱,还存在空心化、老龄化的问题,村级“造血”功能不足,是当地人眼里的“穷山窝”。面对罗坪村砂糖橘产业衰退、土地闲置的困境,为了改变落后现状,李勤贤带领村里党员干部和驻村人大代表常态化开展实地走访调研,与村民分析罗坪村的“家境”,盘算罗坪村的“家底”,并以人大代表的前瞻视野,提出了关于实施“村企共建”的建议。最终村两委决定,走“村企共建”的道路,发展发财树种植、加工产业。目前,罗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正稳步增长,发财树已真正成为村民心中的“发财树”。

李勤贤自豪地说:“倾听民意,绘就美丽乡村“幸福蓝图”。我们可以常朗自然村为样本,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把村里打造成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就可以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收入了。”在发财树种植加工逐渐走上正轨后,从2022年开始,李勤贤又与当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一起,谋划探索罗坪村“农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新路径。为了尽早把计划“蓝图”变成“实景图”,李勤贤积极联系其他驻站代表,多次深入一线进村入户走访调研,认真倾听村民呼声,多角度全方位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

“这个计划很值得尝试,因为我们村这两年变得越来越美了,来这里旅游打卡的人也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营造干净和美的村庄环境,打造一些地方特色景点,重点建设具备地方特色的花卉田园,再进一步扩大宣传,常朗村一定会成为云浮市又一个旅游胜地,也能为村里带来旅游产业收入。”李勤贤向村民讲述了“农旅融合”发展计划。她联合其他几位驻站代表从牵头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开始入手,拆除废弃养殖场、推动危桥改造、道路硬底化;保障路灯全覆盖,并建成“四小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公园)15个;聚焦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工作,用好‘好人队伍’经验,全力打造罗坪花卉田园综合体,打响特色产业品牌,促进镇域经济发展。

两年时间不到,常朗村成为“云浮市精品示范村”,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探索农旅融合新路径。如今再到常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典式的门楼,踏步在宽敞平坦的村道上,一排排白色整洁的农家小院,还有一片现代的花卉产业园风光尽收眼底。

李勤贤深知人大代表的责任在于听民情、聚民意、解民忧。当选云城区十六届人大代表以来,她坚持常态化进村入户走访调研,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的急难愁盼。罗坪村的小珠线公路因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她通过多次深入走访调研,向前锋镇人大提交了《关于升级改造小珠线公路建议》,推动政府投入资金完成道路改造,惠及16个自然村2000多名村民。针对白田桥危桥问题,她积极协调实施新建工程,解决了周边数百户村民的出行安全隐患。她还推动修复村内排污管道、安装太阳能路灯,实现自然村主干道路灯全覆盖,并依托“百名代表巡回宣讲”平台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讲,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培育文明乡风。她常说:“群众的事无小事,只有把他们的需求带到决策层,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李勤贤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人大代表履职融入乡村振兴的每个角落。从解决出行难题到壮大特色产业,从改善人居环境到弘扬文明新风,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