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卞华娟 胡诗琴
他是干部口中的“急先锋”,群众心里的“贴心人”;他的身影时常穿梭于项目现场、田间地头和群众家中,时刻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装在心里。他就是福建省邵武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晒口街道办事处主任傅震华。
农村饮水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2024年以来,晒口街道高峰村时常出现缺水、断水现象,供水管网腐蚀严重,跑冒滴漏、水压低、水质差等问题影响着村民的正常生活。投资 3000 万元建成的旅游项目,也因缺水问题无法正常营业。如何有效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成为傅震华心中的头等大事,他联系当地的部分市人大代表成立调研组,走村入户、问计于民,认真听取群众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召开调研座谈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并向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关于对晒口街道高峰村龚源等三个小组进行安全饮用水改造提升的建议》。该建议得到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由负责牵头督办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赴实地察看,了解第一手材料,并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进行汇报,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将50万元代表建议办理经费用于补助该项目建设。为了尽快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傅震华多次到现场察看,对施工情况进行监督,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在他急切目光下,该项目仅用时3 个月就高质量完工,于2024年12月完成通水,保障了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安全可靠。
高峰村是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和省级生态村,随着生态优势赋能和特色产业发展,慕名而来游客日益增多。但由于缺少充电桩等硬件设施,导致接待能力不足,特别是自驾游客中新能源车辆占比不断增高,如何保障游客的需求成了傅震华关注的焦点。他马不停蹄地深入实地走访调研,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向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了《关于在乡村旅游景区布点与投放共享充电桩的建议》。建议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充电桩建设管理被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在承办部门和街道共同努力下,新建2台80kW双枪充电桩和1台7kW交流单桩,解决了游客充电难题。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是傅震华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初心使命。在接续奋斗的道路上,他还将争做为民服务的“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