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 莲 胡嘉岩
“一周前,我们已通过‘应急宝’向你们推送了检查事项清单,都自查整改完毕了吗?”近日,在四川商舟实业有限公司老汞山磷矿门口,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进场翻记录、查设备,而是先扫“入企码”,再递上一张检查事项清单整改完成表,请对方先按照清单提供自查自改结果。
今年以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大力推行告知式执法,以此引导企业压实主体责任。
检查事项提前一周印发
今年年初,为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开始全面推行告知式执法,即对纳入应急管理系统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范围的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在执法检查前,至少提前一周将检查事项清单发放给企业,让企业自查自改;对企业自查自改并纳入整改计划的隐患如实记录,督促闭环整改,不予处罚。
“执法人员在检查前就向我们公开了检查事项,依据的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也都告诉了我们,甚至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制作成可视化图表发给我们,以供参照。”位于乐山市金口河区的老汞山磷矿安全负责人坦言,“这像是开卷考试,我们在开考前知道了知识点,心理压力就小一些,能把更多精力投入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
在对老汞山磷矿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一边仔细检查重要设施设备等关键部位,一边对照查看企业记录的自查清单。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存在2740中段绞车房配电箱未安装底盖、1-8上山中段地滚轮安装不平整等问题,但企业自查清单上却没有记录,遂当场指出:“这两处风险点你们自查过了吗?”
“我们按照清单自查了好几遍,确实没有发现这里的问题。多亏你们来到现场,不然这两个问题我们就错过了。”老汞山磷矿负责人对应急管理部门的及时帮助感激不已。
“过去,我们害怕被检查出问题,更担心被处罚,总想蒙混过关。”老汞山磷矿负责人坦言,“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我们专业能力有限,对政策、规范标准存在了解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并不是不愿意排查整改隐患。现在好了,问题隐患摆出来,执法人员和我们一起抓整改,让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金口河区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试行告知式执法后,该区企业平均隐患自查率提升47%,整改周期缩短60%。“告知式执法让企业感受到‘揭短不挨打、整改有支持’的诚意,进而推动企业主动建立自我修正机制。”
先观摩再找问题做指导
针对企业自查自改流于形式的问题,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在执法中探索开展先观摩企业自查、再现场指导的方式,引导企业聚焦重点事项开展自查自改。
“过去企业对隐患总是藏着掖着,认为安全生产执法就是‘找茬’。现在都争着晒整改清单,主动揭短求指导、要服务。”乐山市峨边县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方杰感受到了开展告知式执法后企业的变化。
近日,峨边县应急管理局对一家建材企业开展执法。该企业曾因存在问题隐患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执法检查心存抵触。但得知现在接受检查就能获得指导后,企业负责人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执法人员刚进入厂区大门,还没对检查目的进行介绍,企业负责人就主动拿出自查自改清单,开始介绍自查自改情况。
该企业根据清单在自查中发现了6项问题,其中,煤磨车间电气设备不防爆是最严重的问题。企业负责人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并主动邀请专家对整改方案进行论证。
“不会查、不会改,问题反复存在”是很多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方杰介绍,通过告知式执法,企业可以对照清单开展自查自改,技术能力不足的企业还可以聘请专家或联系监管部门提供指导服务,进一步提升自查和整改的水平。
此外,在现场执法检查过程中,峨边县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给予企业人员充分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作为主体按照自查清单开展检查,必要时再进行指导。
今年1月至5月,四川省相关企业对照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提前印发的检查事项清单,自查发现并上报隐患4774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210项。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告知式执法减少了行政处罚数量,但并未削弱执法力度,反而在执法过程中更加注重引导和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鼓励和支持企业主动查找、报告和整改安全隐患,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新格局。
(据《中国应急管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