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三维协同破局:新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探析

■ 袁恒瑾 (山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宣传工作,讲清楚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讲好中国民主故事。”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展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的重要载体,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承担着记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传播民主法治建设成就的重要使命。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和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不断提升,人大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分众化、互动化的传播新生态下,如何突破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的瓶颈,实现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从工作宣传到价值传播的转型,已成为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内容、形式、机制三个维度,系统探讨新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优化路径。

现实审视:人大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挑战与短板

当前,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在适应新形势、满足新期待方面,正面临内容、形式、机制上的多重考验,亟待突破固有模式,寻求提质增效之道。

从内容供给来看,深度不足与同质化问题削弱传播吸引力。当前人大新闻宣传在内容上虽能触及人大行使法定职权的关键环节,但普遍存在“有广度、缺深度”的问题。一方面,对于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各项职权的报道,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多停留于条文转载或结果公示,对立法背景、利益博弈、政策考量及监督发现的问题细节、整改举措等解读深度不足,使公众难以感知其与自身利益的关联。另一方面,代表履职报道模式化、同质化现象突出,缺乏对代表深入调研、联系选民、推动问题解决等鲜活细节的挖掘,导致代表形象扁平,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难以通过具体可感的故事有效传递,制约了宣传的感染力和认同度。

从形式表达来看,融合不深与互动缺失制约传播影响力。各级人大常委会虽已普遍搭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但运营思维仍多停留在“新瓶装旧酒”阶段。形式上,以文字稿配图为主,缺乏适应不同内容特性的短视频、直播、图解等多元化融媒产品;功能上,以单向信息发布为主,未能有效利用互动工具与公众形成“双向对话”。这种“融”而不“合”的状态,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难以在信息过载的舆论场中形成有效影响力。

从机制运行来看,协同不足与被动性影响传播引导力。当前工作思维仍存在对传统“官宣”模式的路径依赖,主动性、互动性不足。议题设置上,习惯于“等米下锅”,缺乏主动策划围绕公众关切系列报道的前瞻性;沟通姿态上,满足于“单向发布”,对发布后的舆论反馈和公众疑问缺乏有效的跟踪回应机制;话语体系上,存在“内部循环”倾向,未能充分将工作语言“翻译”成社会公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生动表达,拉大了与公众的距离,影响了舆论引导和共识凝聚的效果。

实践路径:以 “三维协同” 推动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提质增效

面对挑战,应从内容、形式、机制三个核心维度协同发力,系统推进创新实践,从而开创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

在内容创新上,需深耕 “价值叙事”,增强报道思想性与感染力。深挖过程富矿,展现人大工作的深度与活力,改变聚焦结果的惯性,将视角延伸至履职全过程。追踪立法全过程,通过系列报道展现立法背景、调研论证、意见吸纳和条款演变,变“条款宣示”为“共识凝聚”,让公众理解立法的必要性与科学性。呈现监督实景,不仅发布执法检查报告,更跟随监督脚步记录现场,并持续追踪“问题清单”如何转化为“整改清单”与“成效清单”,彰显人大监督的权威与实效。

聚焦代表故事,诠释“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通过细腻刻画人大代表联系选民、调研协调、推动问题解决的具体场景和感人细节,变“事迹简介”为“人格共鸣”,塑造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代表形象。围绕高质量议案建议从产生到落地的全过程进行故事化讲述,展现民意如何通过制度渠道被倾听、被尊重、被实现,变“程序履职”为“价值实现”,让公众真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在形式创新上,需拓展 “融媒表达”,提升传播亲和力与覆盖面。强化视觉传播,降低认知门槛。积极运用短视频、直播、图解、动漫等可视化形式,对专业内容进行形象化解读。例如,通过“代表履职Vlog”增强现场感;利用信息长图、数据图表将复杂报告转化为“一图读懂”;开发H5互动页面、动漫视频等,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传递核心信息,提升传播的亲和力与到达率。

拓展互动模式,促进双向交流。改变单向灌输,构建开放互动的传播生态。围绕立法规划、监督议题等设置网络话题,广泛征集民意;建立意见建议的反馈公示机制,形成“征集—吸纳—反馈”的完整闭环,让公众在参与中增强对人大工作的认同感,实现从“单向宣传”到“融媒对话”的转变。

在机制创新上,需优化 “系统协同”,夯实工作基础与效能保障。建立全过程跟踪报道机制。改变重点会议期间集中报道、闭会期间零星报道的节奏,将宣传视角贯穿于人大履职全周期。保持对立法调研、执法检查、代表履职等工作的常态化关注与跟进,从动态过程中发现新闻线索、挖掘鲜活故事,实现从“事后结论通报”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呈现”的转变。

构建融媒协同生产机制。打破平台分隔,建立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中央厨房”式生产模式。针对重要议题,组建涵盖策划、采访、编辑、视觉、技术的融合团队,基于核心信源进行一体化部署,同步生产、定制化加工出适合报纸、网站、电视、客户端、社交媒体等不同渠道的新闻产品,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平台分发”,提升整体传播效能。

新时代背景下,人大新闻宣传工作需通过打造有价值的内容叙事、采用多元的融媒体形式、建立高效的协同机制,三位一体共同发力,让人大制度更加可知、可感、可信。未来,应以更开放的态度拥抱变革,持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传播路径,让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为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注入新的时代活力。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