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代表履职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代”人民发声 “表”人民心声

——记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大代表沈敏勇

■ 本报通讯员 卢 琦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事,再难也得解决。”这是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大代表、善琏镇党委书记沈敏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当选为区、镇两级人大代表以来,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得到选民一致称赞。他聚焦善琏镇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奋力打造运河文化带上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架起了党委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将心力化作脚力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自上任镇党委书记以来,沈敏勇几乎走遍了全镇的每一个角落。他说:“心中有多少真情,脚下就沾有多少泥。”在走访中倾听群众呼声,在慰问中了解百姓疾苦,在调研中体察民情,尤其是在全域土地整治集中安置点工程建设中,他积极寻良策、找方法。他带领镇党委班子以农村存量宅基地盘活利用为抓手,强化规划引领,围绕“田成块、林成网、水成系、路成环、宅成景”目标,认真谋划全镇产业布局,集聚点位设置、交通路网走向、公共设施布点等重点环节,画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一张图”。该工程事关全镇3.2万人的“安居梦”,沈敏勇将心力化作脚力,与党员干部一同深入基层,扎实开展前期排摸工作,在安置点位的选择、房屋户型的设计等方面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做细每一个环节,切实消除农户的疑虑和抵触情绪,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截至目前,第一批5个行政村的216户村民已顺利实现“安居梦”。

将热血化作实干

作为善琏镇的“带头人”,沈敏勇始终坚定忠诚、务实信念,将一腔热血化作实干,认真细致、恪尽职守。善琏镇是中国湖笔的发源地,也是湖笔的主产区。近年来,因笔工青黄不接,湖笔产业日渐衰退。为将源远流长的湖笔文化发扬光大,沈敏勇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历经3年时间成功打造了湖笔文化产业园、湖笔工坊等产业配套项目,启动建设含山景区、含山运河蚕桑研学营地、湖笔小镇研学营地等重点文旅项目,引入少求书屋、陈国麟美术馆、中国汉字艺术研究院等多个文化空间和文旅业态,并成功举办“湖笔文化节”和“全国制笔大赛”等十余场文娱活动,为善琏镇发展带来新机遇,为湖笔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将责任化作担当

在大家眼中,没有什么事能难得住沈敏勇,只有他自己明白,成功破题的背后是艰难求索的日日夜夜。面对多个经济薄弱村,沈敏勇扛起责任,大胆试招,于2019年5月将全镇15个行政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组建为强村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020年,强村公司实现收益600余万元,分红300余万元。2021年,全镇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个别村突破140万元。“只有果敢睿智,才能突破瓶颈,只有实干担当,才能破解难题。”沈敏勇说道。

“不求名与利,但求无愧于心。”作为人大代表和党员干部,沈敏勇在工作与生活中始终秉持“为民、奉献、务实、苦干”信念,扑下身子办实事,甩开膀子谋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民誓言。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