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代表履职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七品芝麻官”融入新时代

——记全国人大代表金不换

■ 本报通讯员 郭福堂 付海波

“建议加大对豫剧丑角艺术人才的培养和保护。”“建议在鹤壁设立中国戏曲丑角艺术节。”……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金不换时刻不忘尽责履职,围绕戏曲文化传承、宣传推介鹤壁、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提出多件代表建议。

“今年,我将继续建议设立‘中国戏曲丑角艺术节’,呼吁文艺团体常态化下基层,持续擦亮‘牛派艺术’这张名片。”列席2022年鹤壁市人代会期间,金不换说道。

丑角不丑 扮靓“时代先锋”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脍炙人口的唱词出自豫剧牛派经典《七品芝麻官》,是金不换的拿手好戏。戏中,金不换插科打诨、嬉笑欢谑、收放自如,将丑角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后,金不换提交了《关于让戏曲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的建议》,提出“文化工作者应该到农村第一线体验生活,挖掘基层党员事迹,创作真实人物,让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的优秀剧目占领农村市场,最少保证每个村庄每年能看上一场大戏,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让古老戏曲为更好地服务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金不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带领团队到淇县灵山街道大石岩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挖掘村党支部书记徐光“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志,放弃省城的舒适生活到贫瘠荒凉的山村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事迹,创作出深受观众喜爱的豫剧现代戏《大石岩》,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激发士气,鼓舞斗志。金不换说:“时代需要徐光这样的党员,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舞台上演好脱贫攻坚中党员干部们深入基层的事迹,在传统上融入创新,唱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故事。”

代表“建言” 助力乡村振兴

金不换多次表示,戏曲文化工作者应该在“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基础上,通过多渠道“戏曲进乡村”演出,多角度广泛宣传广大农村的新时代风貌,进一步全面带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

在把艺术精品送到群众身边的同时,金不换也高度关注民生,他利用自身影响力助力提升鹤壁农副产品的知名度。他积极参与鹤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以送戏下乡的形式搭建网上销售平台,帮助群众解决农产品滞销等难题。一时间,“七品芝麻官”成了“带货”主播,上演了一幕现实版的“七品芝麻官卖红薯”。

“芝麻官卖红薯的戏我从小就听,但能在俺村的地头看现场版的芝麻官卖红薯还是头一次,希望我们的红薯能卖出好价钱。”农户张先生笑呵呵地说道。

危难时刻 彰显代表风采

2021年7月下旬,鹤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暴雨袭击,市区及各县区城区严重内涝、乡镇农田房屋被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随后,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和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发出《致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的防汛救灾倡议书》,倡导各级人大及各级人大代表把防汛抗灾救灾、安定受灾群众、促进灾后重建列为工作重点,通过献爱心送温暖、捐款捐物等多种形式,为受灾群众分忧解难。

灾情就是命令,抢险就是责任!金不换放下手头工作,第一时间捐款2万元,并积极协调300万元抗洪救灾物资帮助群众渡过难关。他还多次带领鹤壁市豫剧院赴临时安置点慰问演出,为灾民们带去欢笑,增强了大家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的勇气与信心。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履行好代表的职责。作为来自文艺战线的人大代表,我将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吹响奋进号角,扛牢时代使命,把更多的艺术精品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金不换说。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