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利旺 (江苏)
十年前,我住在南京主城,却在浦口上班,中间隔着一条长江。那几年长江隧道还没有开通,长江大桥的公交常常遇到堵车,我每天的往返就依靠坐轮渡过江。
长江两岸各有一处码头,江南是中山码头,江北是浦口码头。乘坐轮渡的多是居住在两岸码头附近的居民,有骑电动车的,有开摩托车的,还有骑自行车的,也有挑着筐去城里卖菜的农民。
每天早上,我先骑电动车赶到中山码头,中山码头位于中山北路北端,始建于1925年,但下关江面自东晋时期就有了码头。码头大厅里有检票闸机,乘客和电动车都要买票,单程票价2元,使用公交卡还有优惠。骑电动车过闸机后就进入了候船区。船来之前,候船区和长江之间有个铁柵门,边上是简易的铁皮登船栈道,水泥砌成的船埠。等候上船的人已经围得水泄不通了。
轮渡分成上下两层,底下一层供骑电动车、自行车的人停留,从码头的船埠上直接骑入船舱。船的二楼有座椅,江面上的风景一览无余。好奇的游客一上船便跑到二楼远眺江景。有一年夏天,同学从北方来,我专门带他体验轮渡。我们坐在二楼船舷边,呼吸着长江江面的新鲜空气,望着江北面的层层老山、城镇。江风还来不及吹凉我们的脸庞,大约十几分钟就到了浦口码头,刺耳的电铃声在断断续续的车流中回荡。
浦口码头位于临江路,清末宣统二年,浦口码头随津浦铁路贯通由民间筹资开办,航线由下关至浦口。走出浦口码头,这里的大街小巷依然是旧时格局,望着昏黄路上悠然的行人,总会有一种隔世之感。不过小巷里分布着卖猪头肉的、卖馄饨的、卖锅贴的,随便一个小店,都有三三两两的人在排队。我下班时喜欢买一斤猪头肉,这里的猪头肉很可口,看着汁水四溢、香糯浓醇的样子,让人口水直流。
轮渡一直开到晚上,乘客已经不多了,星星点点的银河像是天空中的一条裂缝,向地面投下朦胧的白光。灯塔射出的宽阔光束缓慢地扫过码头的上空。江面上,除了轮船的一声声鸣叫,还夹杂着机器发动的杂音,周围陷入彻底的寂静。轮船抵达到岸,我提着一袋子猪头肉,走出长江的黄昏,走进南京城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