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金勇 (湖南)
麻雀在这个季节必然是想着越冬的事情。
立秋后,大地忽然冷寂下来。温煦的阳光慵懒地泼洒在空旷的城市广场上。秋风起,广场边的杨柳婆娑起舞,松树依旧葱郁,阳光在松针上跳跃,像是一把梭子在编织着绿呢毯。三三两两的游客坐在树下的石椅上小憩,时有食物残屑落下。
麻雀们在秋天需要进食更多的营养,以便度过寒冷的冬天。它们顾不上那么多的危险,一面保持着警惕,一面小心翼翼地接近游客。一只胆大的麻雀甚至直接跳到游客膝下啄食面包屑;游客没有任何反应,麻雀们更加大胆,它们在石椅间跳跃、啄食,享受食物带来的欢愉。此刻,麻雀们决不会放松警惕,倘若稍有风吹草动,它们急忙蹦回松树的浓荫下,甚至有几只胆小的扑棱着翅膀,赶紧窜上繁密的松枝间。
麻雀喜欢活动在人类居住的地方。它们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城市各种建筑的墙体中寻找砖块掉落或松动的缝隙,衔来干草,筑成一个个舒适安全的窝。小窝搭建好之后,接下来就是产卵、孵化、喂雏、学飞、成长,新一代麻雀寻找新窝。它们的胃口很好:谷物、米粒、草种、嫩芽、植物果实、小昆虫,由于食物来源广泛,它们在大自然中的生存竞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尽管被称为“家雀儿”,麻雀绝对不会被人类驯服。倘若捉住一只麻雀,把它关在笼子里,无论笼子多么华丽,食物多么可口,泉水多么甘甜,它也是不吃不喝,焦躁不安,最后一头撞死在笼子里。不自由,毋宁死。人类并不是麻雀们唯一的需要警惕的天敌。这时,城市广场上空出现一只鹞子,像轰炸机样在空中巡弋,黑色的影子投射在地面缓慢地移动着,引起麻雀们的极大恐慌。聚集在一起“吱吱喳喳”开会的麻雀们一哄而散,赶紧飞进树木茂密的枝叶间。老鸹也是城市里的常住居民,与麻雀们毗邻而居,这些恶邻在饥不择食的时候会向麻雀的雏鸟和鸟蛋下手,使不少麻雀家庭家破人亡,酿成惨剧。
城市越来越文明,但麻雀还是意识到,人类可能对它们造成的伤害胜过其他物种。在基因记忆中,人类是可怖的。它们曾被人类的弹弓、弓弩屠戮过,被捕鸟网和各种机关捕捉过。即便现在稍稍有些安全感,在它们的基因里存在的血的教训,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
霜降后,食物的来源越来越匮乏。深秋来临,一夜之间,广场附近的阔叶林木叶落尽,变得光秃秃的。一场薄薄的小雪降下来,游客变得稀少了,他们带来的食物也越来越稀少。麻雀们每天花在填饱肚子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它们冒险飞越车水马龙的街道到空旷的广场上去寻找食物,没有树木的遮掩,它们没有一丝的安全感。
麻雀短短的一生几乎都在为生存和繁衍而奋斗。他们从不羡慕豢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八哥、画眉,从不羡慕笼子里的小米、绿豆等精美的鸟食。艰难生活的唯一收获是自由。它们自由地飞翔在城市的上空,俯瞰巍峨的宫殿,森严的城楼;在雨后自由地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阳光下在稠密的柳枝间自在嬉戏。
光阴偷换,季节更替。麻雀们度过萧瑟的秋,迎接凛冽的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