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波 王 云 (湖北)
2023年以来,湖北省嘉鱼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五共”理念,紧扣“聚力共同缔造·共建美好嘉鱼”这一主题,找准文明创建和平安建设两个“小切口”,突出“三个注重”,组织四级人大代表,下沉开展“五进五促”活动,为嘉鱼加快“打造湖北强县工程示范、建设滨江生态公园城市”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注重强化顶层设计。一是精细研究定方案。根据省、市代表行动活动“1+N”工作要求,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基层一线,大兴调查研究,结合嘉鱼实际,经主任会议研究,制定出台《嘉鱼县人大常委会“聚力共同缔造·共建美好嘉鱼”代表行动活动方案》,突出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推动解决文明创建和平安建设中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事项。二是精心谋划早动员。全省“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工作部署视频会后,县人大常委会对标对表省、市人大部署要求,精心谋划,确定了“五进五促”(即进企业促安全、进村组促文明、进社区促治理、进农户促和谐、进家站促履职)、“六个一”(即各代表小组组织一次集中调研、召开一次恳谈会议、举办一期代表讲堂、兴办一批惠民实事、打造一批特色亮点、汇聚一批高质量意见建议)等活动的具体内容。三是精密培训练内功。坚持把学习培训作为代表行动的“必修课”,采取走出去学、引进来学和集中学、交流学、宣讲学等方式,切实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先后举办市、县人大代表履职和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赴云南、赤壁等地学习交流,下沉全县各级代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集中培训,为“代表行动”深入开展打好坚实基础。
注重搭建活动平台。坚持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运营,把平台阵地建设和代表行动活动融为一体、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把活动平台看点、特点、亮点呈现出来。一是“家站”建设有看点。按照“六有四化”(有场所、有设施、有制度、有活动、有记录、有资料,建设标准化、制度规范化、活动常态化、履职信息化)要求,提档升级全县8个代表之家、48个代表联络站。进一步规范代表履职档案和小组活动档案,完善落实代表驻站办公接待、进村入户联系选民、选民定期约见代表、代表讲堂报告讲座等四项工作制度。二是网络体系有特点。按照代表工作岗位和专业特长,创新组建文明创建、平安建设两个专业代表联络小组,分别在县综治中心、县创文办设置联络站,负责督导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创新搭建民主协商平台,在鱼岳镇北街社区、官桥镇舒桥村挂牌成立人民议事厅,助推乡村振兴、协调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构建了“县代表联络服务中心+镇代表之家+村(社区)代表联络站(人民议事厅)+代表工作室”的四级代表履职服务网络体系,促进全县“家站”功能进一步释放。三是代表讲堂有亮点。创新探索县级大讲堂、送课下乡、家站讲堂三种模式,组织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运用共同缔造理念,聚焦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主题“上讲台”“下村湾”,积极宣传政策、贴近选民、展示风采。
注重发挥代表作用。一是以上率下强引领。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带头参加活动,带头宣传政策,带头联系人大代表和群众。先后多次深入高铁岭镇白果树村、石泉村、八斗角村等基层一线,走进村湾、产业基地和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详细了解各地“聚力共同缔造·共建美好嘉鱼”代表行动开展情况和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情况,督导代表行动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二是多方参与共答题。采取“人大搭台、代表唱戏、选民参与、部门配合”的方式,推动代表接地气、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取得显著成效。鱼岳镇人大第五代表小组组织县住建局、县设计院走进茶庵社区围绕“聚焦共同缔造·共商老旧改造”召开意见征集会,人大代表详细介绍老旧小区相关政策,相关部门汇报改造基本情况,广大群众围绕改造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及时研究解决改造中出现的问题。三是深入一线暖民心。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五共”理念,坚持让群众站“C”位、当主角,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用心用情用力书写“代表答卷”。官桥镇第四代表小组为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多次走进背街支巷和旮旯村湾,通过走访座谈、民主评议等形式,形成意见建议上报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目前影响村民出行、农副产品运输的村组道路得到修缮,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