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 袁瑞军 (山西)

山西省和顺县人大常委会以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为抓手,用心用情做好代表履职服务管理,尽职尽责为代表发挥作用提供保障,更好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根本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得到持续彰显。

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凸显代表培训实效性

注重提升代表政治能力和履职能力,通过“人大讲堂”、联络站点、“智慧人大”等平台,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特邀山西大学、省委党校专家教授、党的二十大代表,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举办专题讲座多期。讲座立意高远、深入浅出,赢得了县乡人大代表的广泛共鸣。组织部分代表、县乡人大工作者赴大同市、晋中市榆次区开展代表联络站观摩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全面提升代表履职本领。在融媒体开设《人大代表展风采》栏目,报道优秀人大代表的先进事迹,真实反映代表履职实践,充分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代表工作呈现新气象。

完善“双联系”机制

增强代表履职主动性

完善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机制,建成代表联络站9个、联络点27个、服务岗13个,实现对基层代表联系全覆盖,让反映民意、汇集民智的渠道更加顺畅便捷,涌现出义兴镇代表联村服务、平松乡代表直播间、滨河社区代表协商点等一系列特色经验和做法。一年来,各代表联络站共组织代表驻站活动443次,接待群众3096人次,收集社情民意1041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52件,架起了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的“连心桥”,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持续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度,全年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60人次,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调研240人次,参与检察院听证会、旁听法院庭审40人次,代表履职能力不断提升,履职主动性显著增强。

推进“智慧人大”平台建设

实现服务履职智能化

紧紧围绕强化功能完善、强化实践运用,推进“智慧人大”平台建设,以数字赋能代表履职。推动全县49个联络站(点、岗)各项功能全部上线,县乡“1+8”履职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在此基础上,重点完善了县级平台的三项功能,一是建立社情民意征集系统,通过平台广泛收集人民群众的困难诉求,拓宽了民意收集渠道;二是启动建议办理系统,推动代表建议线上提交、审查、办理、沟通、答复和评价,督办程序更加严密,办理结果更加透明;三是完善代表履职考评系统,建立县人大代表数字履职档案,履职管理实现“智能化”。一年来,各工作机构、代表联络站通过平台发布信息公告和资料426条,上传代表履职信息5827件,常委会联系代表更加紧密、服务代表更加到位。

促进代表建议内容和办理高质量

提升建议办理满意度

办理代表建议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抓手,是听民意、察民情、聚民智的重要渠道。常委会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要求,落实主任会议牵头督办、工作机构对口跟踪、联络中心协调联系的建议督办机制。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分头领办,承办部门主动对接,建议办理实现全流程衔接、全环节跟进。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06件建议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办复率、见面率均达100%,办结率达77.4%,10项重点督办建议办结率达90%;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13件建议全部办结,实现了代表建议办理过程和结果“双满意”、办理质量和代表满意度“双提升”。

(作者系山西省和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