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四川省成都市人大代表陈世铭
■ 本报通讯员 黄 蓉 祝纯健
作为律师,他从业三十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法律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以较高的专业素能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人大代表,他深入调查研究收集民情民意,积极履行代表职责,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他就是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五届至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四川智盛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陈世铭。
在长期的律师执业生涯中,陈世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理念,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执业活动的价值追求,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自2008年当选成都市人大代表以来,陈世铭将律师的敬业精神发挥到代表履职过程中,他说:“当律师,受当事人之托,忠当事人之事;当人大代表,受人民之托,忠人民之事。”陈世铭切实履行代表职责,广泛收集民意,当好群众代言人。
翻开成都市人大代表的履职档案,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陈世铭提交的建议历历在目。他充分发挥律师广泛接触社会各界又具有法律专业素能的优势,在工作和生活中留心民意民生,注重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用心用情思考归纳提炼,汇集成“含金量”高的议案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真办理,并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措施。如针对法治建设的推进和营商环境的优化,他提出《关于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议》被评为2023年度优秀市人大代表建议;针对一些社区治理与物业小区业主自治“两层皮”、物业小区自治机制发挥不好的现象,他调研后提出《关于加强指导社区治理和物业小区业主自治有机协调衔接的建议》,促进了相关部门将物业服务全面融入社区治理体系,修订完善《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业委会的有效运行;针对医保卡不能网上直接支付,需到缴费窗口排队支付给群众带来不便的问题,他提出《关于优化便捷医保卡支付结算方式的建议》,促进医保部门和医院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群众凭医保卡或电子凭证进行挂号、就诊、支付、取药、查询和领取报告等就医全流程优质服务进一步实现,促进了医保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作为执业律师,陈世铭一直把法律宣传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凡是机关、村(社区)、企业、学校、基层立法联系点有普法需求,他总是精心准备、因材施教开展普法宣讲和法律讲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通普法宣讲的“最后一公里”,用公益法律服务推动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