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代表履职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守护幸福“夕阳红”

——记河南省漯河市人大代表王卫峰

■ 本报通讯员 王闻研

忙碌是王卫峰的常态。不到上午9点,王卫峰就已经在河南省漯河万安老年公寓处理了不少事务:查房、开会、与老人互动、与员工沟通……作为漯河市人大代表、漯河万安老年公寓院长,王卫峰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对于如何履行好代表职责,王卫峰给出的答案是:“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就要服务人民。”

“作为市人大代表,多年来,我提出了150余件关于养老、社会建设、教育等方面的建议。”王卫峰说。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踏实务实,积极进取,始终不忘初心,数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基层,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为群众发声。仅在漯河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他就围绕养老、医疗、交通、教育等问题提出了18件建议。《关于政府购买服务、发放服务券、补贴的建议》《关于为机构入住老人买意外保险的建议》《关于优化水质的建议》《关于高职称医师多点执业的建议》《关于尽快落实养老机构使用土地划拨政策的建议》《关于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给特殊教育补贴的建议》等,这些建议经过人大交办,都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予以回信及采纳,加大了政府对民生和教育方面的关注和投入,有效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作为一名来自养老行业的人大代表,我将认真学习,立足本职岗位,深入了解老人及其家庭的需求,带领团队在医养结合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做大做强医养结合连锁品牌,示范引领养老产业的发展,为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建好言、献好策、做好事,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王卫峰说。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就要服务于人民。王卫峰在闭会期间充分利用约见、走访、持证视察等方式,走访选民、基层部门负责人并进行座谈。积极参加代表小组的各项调研活动,围绕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和城乡建设存在的问题作了细致的调查和研究。

为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王卫峰于2022年提出《关于我市尽快建立和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议》和撰写调研报告《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2023年提出《关于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建议相关部门联动助力养老服务发展,统一养老服务标准,打造漯河养老品牌。其中,《关于我市尽快建立和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议》得到漯河市委主要领导的批复,部分建议得到了肯定和落实。“这让我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对养老服务的高度重视,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王卫峰说。

2023年,在“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调研活动中,王卫峰发现一些癌症患者因病致贫,生活不堪重负。他多次走访患者及其家人,查阅资料,在掌握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于2023年10月撰写了调研报告《关注癌症患者 助力乡村振兴》,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

“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离不开全社会对养老行业和养老质量的重视,离不开孝老爱亲的氛围。我希望更好地倾听民声、收集民意,也希望自己在医养健康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让养老真正变成‘享老’,守护幸福‘夕阳红’,为养老事业贡献力量。”王卫峰说。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