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余冬婕
根植人民,身系初心使命。湖北省宜城市人大代表、雷河镇民主村党支部书记周承强扎根基层,自觉履行代表职责,当好群众“代言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传递着正能量。
自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周承强始终保持着一心为民的情怀,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犯愁的是什么,他就帮群众解决什么问题。襄荆高铁宜城段建设项目途经民主村,周承强苦口婆心向群众讲政策、做工作,为高铁项目的拆迁工作作出贡献,周承强凭借自身熟练的工作经验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繁重且复杂的征地拆迁工作。人居环境整治、走访困难群众、慰问老党员、调解矛盾纠纷等民主村的大事小情都能看到周承强的身影。
2022年,周承强积极参与宜城市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工作,在民主村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点。人大代表联络点是一个收集民意、反映民声的重要平台,也是基层社会治理及民主协商的有效载体。周承强被推选为点长,他甘于奉献,参与了大大小小近千起矛盾纠纷协调工作,满足群众各种诉求。在周承强和其他代表的努力下,将基层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化解在基层。
村里的小女孩陈思婷与父亲陈桂金相依为命,在小思婷上幼儿园后,陈桂金准备到城区打工,孩子放学后吃问题怎么解决?陈桂金找到周承强,看他能不能想个办法。周承强走访后发现,村里有不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低保户都存在吃饭问题。有钱吃不好,无人做饭、无力做饭、凑合着吃饭的村民共有103名,周承强在摸清群众需求后,将这些问题收集形成意见,向村“两委”提出建议,并被列入村级事务,在他的推动下,这一建议迅速施行,村里办起了“邻里厨房”,村民们有了解决餐饮问题的好去处。
让村民感到暖心的不仅仅有“邻里厨房”的饭菜香,还有代表行动中为村民办的每一件好事、实事。
“目前我们在生产中还有一些技术困惑,能否请有关部门提供一些技术指导,共同努力把我们村的育秧基地做大做强,方便更多的老百姓?”今年的代表集中活动周期间,周承强接到官堰村村民胡纯宁反映,花卉基地建设中存在插秧机、播种机、秧盘等供应跟不上,影响产能和效益等问题,在广泛调研、聆听意见的基础上,周承强先后提出《关于官堰育秧工厂配套设施完善的建议》《关于四组竹马堰整治的建议》和《关于一组太空莲堰塘整治环境提档升级的建议》等建议,其中两件建议均被采纳并办理完成,另一件建议也已被列入计划。
“扎根农村,行走大地,躬身前行。用情用心履职,做好桥梁纽带”,这是周承强作为人大代表所奉守的信念,也是对自己的履职要求,他表示:“要将群众的‘困难清单’变成‘幸福清单’,将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真正做到心与群众贴在一起、情与群众融在一起,当好让群众满意的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