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 舜 王 超 (山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开启了中华文明,见证了中华崛起,铸就了中华精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是重大国家战略。
青岛是沿黄流域出海口、链接世界的“桥头堡”,这里有全国第9个、山东唯一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前湾港、董家口港两个亿吨级大港全部位于新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十年来,新区生产总值相继跨越三个千亿级台阶,成为山东首个GDP超5000亿元的区县。青岛市黄岛区(西海岸新区)人大常委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谋划和推进工作,创新突破,拼搏实干,积极开展人大监督,持续推动新区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打造辐射黄河流域的开放窗口。
主动融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遍布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先后两次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向纵深全面推进。青岛市黄岛区(西海岸新区)人大常委会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聚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建议面向黄渤海区域,辐射黄河流域,重点关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金融要素大市场等6项工作,为新区全面提质、向更高水平迈进提出科学具体的推进措施。审议区政府关于港产城融合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交通、发改等16个部门意见,实地察看青岛自贸片区、董家口循环经济区等功能区,督促相关部门加强服务保障、功能区高起点编制规划,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针对优化前湾港区域停车秩序开展“三连督”,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征集物流企业、大货车司机等群体的意见,紧扣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严管重罚、路站联动等深层次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方案,为区委决策提供准确参考。突出涉港企业大走访大服务,深入搞好调研,主动靠前服务,38名机关干部与201家企业直联直通,收集意见建议39件,解决突出问题27个,推动新区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深入推进国家级新区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必须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新区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青岛市黄岛区(西海岸新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先后作出了保护啤酒城、凤凰岛度假区、连三岛片区等决定,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严格管控区域开发,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水平,为新区未来发展预留战略空间。组织人大代表通过视察、调研等形式,深入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整治岸线137公里,灵山湾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灵山岛“负碳海岛”成为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听取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紧盯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监督各项措施落地落实,推动新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海洋环境保护法历经三次审议,折射出国家对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在海洋环境保护法意见征询中,黄岛基层立法联系点邀请12个部门和8家律师事务所参加座谈会,通过在薛家岛、灵山卫、隐珠等13个沿海镇街组织热心“岛主”召开“立法议事会”等多种形式,邀请海洋牧场企业代表、渔民、船主、海事律师、景区管理员等参加,共提出27条意见建议,“增加列举海藻场和海草床”“健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制度”“推进本法的域外适用”等体现在法律中,为海洋环境保护立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推动新区更好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步调一致、抓好落实。作为国家级新区,新区必须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时刻保持争创一流、进位争先的使命感。青岛市黄岛区(西海岸新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国家赋予新区的经略海洋、融合创新、自贸试验区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四大国家战略,围绕“一核引领、三点布局、智变融合、陆海统筹”产业规划,视察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推动抓住全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机遇,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强化土地、资本、人才等支撑,培育一批全国领先的“雁阵形”集群和领军企业。视察高新技术企业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督办相关代表建议,推动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健全市场培育机制,营造更加优越的企业成长环境。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开展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对激发自主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提出要求,交办8项重点工作并跟踪督办,推动建设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医疗卫生问题,表决通过“关于提升新区城乡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议案”,将督办议案作为履职重点,每月调研,半年视察,年底评议,推动出台“五十条”重点计划,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探索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创新“项目入库、差额票决、挂图作战”工作法,并在区镇两级全面铺开,组织代表参与民生实事的征集、票决、监督、测评全过程,目前共票决产生75件区办民生实事,推动贫困户纳入养老保险、打通62条“断头路”等一批民生热点问题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