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上一版   
下一篇

此间山水有相逢

■ 素 心 (河北)

故乡山水,已稔熟到闭目能数。百看不厌之余, 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外乡人,一步步去承接她给予的乍见之喜。

驱车穿过绵长的大庙隧道,来到木兰围场界内,眼前群峰耸立,密林掩映,仿若古画临前。车行途中,只见两山夹角随机开合,一会儿山重水复,一会儿柳暗花明。沿途繁花接引,屋舍相迎。当车子经过无数次盘爬,终于攀上塞罕坝2000多米高的山甸,极目远眺,青山如墨,绿野无垠。一种感受瞬间袭来,原来自己与林海中的一棵树、草地上的一朵花,均是来自大自然母体的同一块底胚。

山因水而灵动,水因山而绵长。郁郁青青的森林,涵养了丰沛的水源。行走之间,一支淙淙溪流,交响乐般,如影随形,奏响脚边。水流逶迤奔腾,忽急忽缓,稳稳向前,在河道迂回处,顺势营造出大大小小的湿地景观。

滦河水泱泱南去,绵延近百公里,流经几多青山小城,灌溉无数沃野良田,滋养得冀北大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如果想深入了解一下这片土地的历史,不妨南去,到距县城十几公里外的东庙宫。在蓊郁参天的百年古松围拢下,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史上罕见的宫庙合一建筑群坐拥其间,最初在木兰围场鸿蒙未开、危险潜在之时,用以休整队伍及禳灾祈福的处所,已然成为这里的镇山之宝。

沿林边木栈道拾级而上,依次会遇到两座石碑,上面翔实记载了昔日木兰围场的繁盛:“万灵萃集,高接上穹,群山分干,众壑朝宗,物产富饶,牲畜繁育。”俨然一派迷人的太古圣境。

与石碑遥相呼应的对面天然石林中,一幅巨型摩崖石刻,记载了乾隆十七年秋狝用虎神枪殪伏虎的事件,同时用满蒙藏三种文字加以注释,这成为一百四十多年时间里,清代帝王举行秋狝活动的最好明证。

木兰围场这片土地,数百年间,曾经几度上演过蛮荒与文明,毁灭与重建,破坏与保护,挑战与征服。

自康熙大帝建围起,这片土地随木兰秋狝日益繁盛。即使后来秋狝废止若干年后,道光、光绪皇帝也没有放弃对祖制的坚守,曾经先后颁下四道旨意,敕令对庙宫一带悉心管护,并对守护者的德行操守大加褒奖。

然而,200余年的封禁,却不抵数度的私垦、盗伐,日本侵略者的一朝山火,更是让这片清帝们昔日肄武绥藩的皇家猎苑,一时间沦为莽莽荒原。

塞罕坝的风沙肆虐无度,终让第一代务林人下定了治理的决心,他们爬冰卧雪,啃窝头、喝雪水、住马架、睡窝棚、钻地窨子,直面艰难困苦播荫洒绿,修复再造,终于使这片土地重焕生机。一代又一代的务林人,锲而不舍,持续蓄力,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筑起了一道北控沙漠、南拱京师的生态绿屏。

如今的木兰围场,山林蓊郁,狍鹿满山,动植物种类数不胜数,甚至濒临灭绝的珍稀国宝麋鹿也被安置在此繁衍生息。饱经沧桑的木兰围场,又以崭新的面貌气定神闲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塞罕坝,更是以“地球卫士”的盛名享誉全世界。

在木兰林场辖区内的任何一处,你都能见到层次分明的布局:脚下矮树低灌,丛丛簇簇,与山花野草相伴相生;近处优良树种修葺整齐,隽秀挺拔如排兵布阵;再远些,原始次生林蔚然深秀,后继无忧。而且行走之间,你会发现,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棵干形通直、树冠圆满、顶无双头的树,被系以红布做下标识,因秀于众树,成为万千树木成才的标杆,大径级栋梁也将由此诞生。

如此完美有序的保护和抚育,源自一份情怀和一群有情怀的人。

这样一群人,他们将生命的至高向往书写在了山岭之上。他们不学宋人三年造一叶的短见,而是把目光投放在比三生三世更远的远方,要让后世子孙绵绵不绝永享福祉。

宋代画师郭熙有言:“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无论什么时候来,都能让人领略到她的美。在淡冶的春光中,看南风北移过茅荆坝,漫过敖包山顶的玛尼堆,跃上韭菜楼,染绿新丰林场;在遮天蔽日的浓荫里,顺着马莲道,绕过月亮湾,驰往亮兵台,寻找沙场点兵的豪情和遗迹;或者纵行燕格柏,横跨天桥梁,沿途检阅林间列阵;拣一个秋高气爽天蓝如绸的日子,一头扎入北霖色树沟,将自己抛入惊红悚黄的西风双染,轻嗅原木清香,感受五角枫和茶槭树的殷殷深情;待到千山沐雪,再来五道沟,站在沙沟梁顶,看峰峰岭岭,赏玉树琼枝,指点江山,踏无人万径,寻这好过《雪景寒林图》的自然杰作。

再或另辟一径,沿御道口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一路驰去,森林、草原、湖泊、湿地、山地,多样自然景观,在车窗外依次呈现,令人目不暇接。

木兰山水,像一部无字书,目之所及,不过是它卷帙浩繁中区区一页。庄子说:“等生死,齐万物。”

我们与山中诸类同生此间,相互依存,相互悯惜,借此共同完成生命间的起承转合。

山水之间,可容天地,可写春秋。感谢那些文明的缔造者和赓续者,让我们得以穿越短暂的时空局限,去完成生命间的起承转合,以更清新的面目畅行于烟火人间。

与山水相对,灵魂有了栖息之所,生命有了回旋空间。山河表里,家园如磐,更陡增前行的底气和动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执此一念,笃行不怠,人类便可欣获稳定和安宁。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