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赵玲玉
“如果说替群众说话、帮群众办事是当好人大代表的标准,那么开展工作的思维和方式就是如何当好人大代表的关键。”对于如何做好人大代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河口采油厂人大代表工作站站长的张兵兵有一套自己的履职心得。
提建议要“接地气”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既要扎根群众,及时了解他们想什么、盼什么。更要有敢为群众说话的勇气,敢讲真话,当好群众的‘代言人’。”张兵兵说。为更好地走近选民,收集第一手的民情资料,她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与职工群众面对面座谈,听取民情民意,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一次次的“面对面”“心交心”,才让她提出了一个个接“地气”的建议。多年来,张兵兵先后提出《关于设立透析治疗室的建议》《关于对黄河广场及周边道路镜面地砖进行防滑处理的建议》,让广大群众体验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幸福感。
“要为职工群众真正办点实事。建言被采纳不容易,人大代表提建议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必须有前瞻性。真正好的建议没被采纳,要坚持继续提。建议如果采纳了,那将给我们的广大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张兵兵说。凡事好琢磨的她,对于如何在闭会期间当好人大代表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为了能真正找到群众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平时的调研上,张兵兵下了大功夫。每次走家串户、接待来访群众或者到外地参加活动时,她总会准备一个履职笔记本,一旦遇到什么有价值的意见就立刻写到本上,回去后再整理形成议案建议。
张兵兵分外珍惜“人大代表”这份沉甸甸的信任,积极活跃在选民之间。汇聚民之所求、民之所诉,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力量。在一次走访过程中,群众反映:“三十九中门前来往车辆车速快,存在安全隐患。”她随即提出《关于在三十九中门前增设礼让行人抓拍设备的建议》,得到河口区人大常委会采纳,并得到有关部门的积极办理。
让代表工作站“活”起来
2019年,张兵兵担任河口采油厂人大代表工作站站长。人大工作站是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开展监督活动、联系群众收集民意的平台。作为站长,她以“为民服务方便快捷、人大代表履职充分”为目标,制定了代表工作站方案,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通过多方渠道争取,为工作站配备了300余册各类图书报刊及电脑、打印机、电视机等设备,并通过网络、电视、公开栏等宣传媒介,向采油厂区广大选民宣传告知,确保代表信息的公开透明。
为拉近代表工作站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张兵兵组织协调开展工作站联系选民、信息反馈和组织学习活动等工作,收集社情民意,提升履职能力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张兵兵认为,只有提升人大代表日常履职的精确度,代表工作才能“活”起来。她要求每名人大代表在工作站参加活动、知识研习、选民接待时,做到“恪守职责、迅速反馈”。让代表工作站实现“访客必见,诉求即应”的精准履职。在她努力下,河口采油厂人大代表工作站荣获河口区“杰出人大代表工作站”的称号。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服务群众,服务选民作用,张兵兵结合“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上平台”要求,组织开展了“人大代表遍访民情、建设幸福家园”活动,组织驻站人大代表走访选民,在宣传政策信息、答疑解惑的同时,为社区居民建立民情档案,实现人大代表接触选民全覆盖。此外,连任两届区人大代表的张兵兵对于实现人大代表“进企业”有着独特的见解,她组织驻站代表制定实施了“工作站+工会”运行模式,配套执行定期学习、交流、研讨、分析、定期信息交流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人大代表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作为人大代表的张兵兵,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人大代表的时代使命,她的不懈努力,成为群众谋福祉的鲜明注脚。她是油田厂区民意的守护者,她用担当与奉献,书写了人大代表时代奋进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