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老”村落何以换“新”颜

——记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人大代表王运富

■ 本报通讯员 周 勇 韩 兰

走进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解家坪村,群山环绕、绿水淙淙,大棚里的经济作物郁郁葱葱,新修的村道四通八达,一幅产业兴旺、和谐繁荣的乡村图景映入眼帘。

从帮助群众实现物质富裕到助力精神文明建设,郧西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景阳乡解家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运富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书写履职答卷,让古老的解家坪村蝶变新生。

点亮学子逐梦路

“孩子的未来就是景阳的希望。”对于当年只有初中学历就外出打工的王运富来说,感触最深的不仅是一路摸爬滚打的艰难创业经历,更有对知识、对教育的渴望敬畏。他认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精神富足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莘莘学子“逐梦无忧”,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不论日常工作多忙,王运富都积极参加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类会议、视察、调研活动,还注重在一线调研中了解实际情况,景阳乡的教育事业更是他关注的重点。从座谈会、“板凳会”到乡贤联谊会,群众的“金点子”“好主意”在他耐心的倾听中纷至沓来。

通过逐家走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对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王运富提出《关于成立景阳教育爱心账户的建议》,建议成立爱心账户,教育爱心账户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爱心款用于改善校园环境、增加教学设施、资助困难学生、奖励优秀师生,切实解决学生助学资金托管问题。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爱心账户也应运而生。

如何保证教育爱心账户资金使用规范?王运富“扶上马更送一程”,他会同其他代表持续开展跟踪督办,督促学校工作人员学习外地教育基金会运行经验,参照爱心基金管理章程,结合景阳实际,制定了景阳教育爱心账户资金管理办法。

自景阳中学教育爱心账户成立以来,累计募集资金1345万元,先后资助1100多名教师和学生,累计资助400余名困难学生,为一批又一批乡村孩子走出大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打造畅通示范路

郧西县景阳乡建筑比较集中,街道相对较窄,经常出现道路拥堵现象。优化路网结构、缓解通行难的问题是当地群众一直以来的共同愿望。

为解决“出行难”问题,王运富先后多次开展实地调研,提出《关于打通景阳集镇道路微循环,对集镇道路进行建设的建议》,得到了县人大常委会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经过相关部门多方协调,对原有设计线路进行变更纳入PPP交通建设项目——土兰路改扩建工程一并实施,共计增设3条主干道。

打通示范路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当解家坪村土路改造工程提上日程,施工面临的却是道路用地纠纷、缺乏建设资金、个别群众不配合等一系列问题。了解情况后,王运富积极行动,带头捐赠修路资金,逐家逐户走访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群众宣讲政策精神,同时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占地群众的诉求,努力解决道路改造中的问题。

王运富的不懈努力让道路得以顺利开建。他和其他代表还多次开展现场调研,监督施工情况,跟踪工程进展,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为道路施工“保驾护航”。如今,新建的道路已经竣工,群众出行畅通有序。

从“民声”到民生,王运富持续为民“鼓与呼”,围绕道路交通、乡村振兴等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今年年初,他提出《关于将解马路纳入农村示范路升等改造的建议》,并持续关注建议办理进展。目前,该建议已经得到政府积极办理,当地即将根据资金情况适时组织实施。

走好乡村致富路

“群山环抱、碧水绕村,生态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说不定能找到致富突破口。”王运富是这样想的,也真的将其付诸实践。

在“聚力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活动中,如何发挥代表作用,带领家乡群众共创美好生活是王运富一直思考的问题。他经常进家入户开展政策宣讲,为村民讲解市县关于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生态补偿政策以及苗木培植、中药材种植等实用知识,倾听村民对产业培育、土地流转、乡村建设等问题的意见建议,将群众的想法与实地调研结合起来,与群众一起共谋产业发展。

除了培育种养业,王运富还积极推动院落蜜蜂产业、线椒产业、中药材产业发展,走出一条条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村民增收的生态振兴之路。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全力以赴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发挥代表作用,了解民情、收集民声、反映民意,当好群众的代言人,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而努力。”王运富表示。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