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华昌宇
“欲知心腹事,但听背后言。群众的急难愁盼,往往是在和百姓街谈巷议中得来的。”提及如何与群众交流,有着4年履职经历的邹汝斗感触至深。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乡村社区调查研究,积极了解民情、收集民意,依托“村事听证协商”平台倾听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演好基层治理“重头戏”。
2023年8月,在“我为百姓解忧难”主题活动期间,邹汝斗在墩上村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时,有村民反映抗旱井供水不足,影响稻田灌溉。收到村民诉求后,邹汝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群众了解具体情况。他发现全村稻田需水量大,加之供水不足,导致稻谷“浇水难”加剧,直接影响当地粮食生产。随后,他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修复共青灌渠、恢复自流灌溉的建议,递交到 “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示范站”——镇桥镇人大工作联络站。时任江西省人大代表、镇桥镇挂点领导、乐平市委书记林卫春将此建议作为解码镇桥镇共性问题的密钥,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进站交流,当场给墩上村落实了140万元的老革命根据地建设项目,1400米水渠硬化护坡工程随即展开。
邹汝斗因势利导组织群众成立墩上村用水协会,解决了村民农田灌溉用水问题。水丰事顺,沿渠村水塘改造同步推进。墩上村集体新建的雷竹种植园和金桔种植园含烟凝翠,林下养殖山地鸡2000羽,仅此一项,为村集体增收12万余元。“代表建议圆了自流灌溉梦,再也不用为缺水而苦恼。”群众对此纷纷点赞。
“履职为民没有休止符。”在墩上村人大代表联系站,邹汝斗侃侃而谈,他时刻不忘学思践悟,书写履职为民的时代新篇。除了与群众拉家常听取民意外,进站接访、参与调研视察活动也是邹汝斗收集民意诉求的重要渠道。在墩上村,邹汝斗推动代表进站接访成为代表履职常态。依托“站内+站外”“接待+活动”,他和其他人大代表先后收集民意、化解民忧,推动解决了灌溉难、行路难、看病难等37件民生“微实事”。
作为人大代表,邹汝斗积极参加镇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他采取“请进来听证、走出去访谈”的方式,收集选民建议,力推“面对面”交流,履职足迹循着民生实事走,不仅涉及共青灌区渠坝修复、农田灌溉、纠纷调解、道路硬化,对盘活村集体“三资”资源、农村“三权”改革也有独到见解。他提出的《关于盘活集体存量山林,通过项目引资平整,包装拍卖培育森林康养经营主体,发展农庄经济的建议》,得到市农业农村局的详细答复,让山区发展农庄经济的愿望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