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 杨 (内蒙古)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提出,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代表之家(室)建设作为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努力把代表之家(室)打造成充分展示人大代表为民履职、为民尽责的重要阵地,积极探索建立“代表活动室+”工作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批品牌化、特色化的经验做法,着力推动代表之家(室)成为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大舞台”。
规范阵地建设
搭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打造平台建好家,丰富代表履职平台。基层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是基层人大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法定阵地”、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土默特右旗人大常委会对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高度重视,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四个机关”建设,深入开展代表之家提档升级工作。组织召开全旗乡镇人大工作现场观摩会,推进人大工作整体水平提升。按照“十有”建设标准充实代表之家内涵,丰富活动形式,凸显活动成效,形成“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特色品牌。截至目前,土默特右旗已建成规范化旗乡“人大代表之家”10个,建成村(社区)“人大代表活动室”31个,代表活动场所实现了网格化全覆盖,为各级人大代表学习、交流和履职搭建坚强阵地。
组建代表专业小组,丰富代表活动形式。代表法第二十条规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为做好基层人大代表工作,土默特右旗人大常委会结合代表的专业特长和行业特点,设立了城市建设管理、生态环保、农业农村、民族法治、教科文卫、工矿商贸、计划财经等7个代表专业小组,依托代表活动室打造专业代表小组活动的平台和基地,依法开展调研、视察,宣传讲解专业知识,开展专业服务,用专业优势开展专业履职,用专业履职强化专业监督,切实提升人大监督实效。开展代表专业小组活动,是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提升闭会期间代表履职能力、发挥代表专业特长、密切联系群众具有重要意义。
深度挖掘代表之家(室)潜力,探索建立“代表活动室+”工作模式。“代表活动室+”旨在丰富人大代表之家(室)的作用,拓展代表活动室功能,拓宽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渠道。土默特右旗人大常委会在全面提升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水平基础上,突出代表活动室特色化、品牌化建设,结合地域特点,充分利用代表专业特长,努力将代表家站室打造成为各具特色的代表履职平台。目前,结合行业特点已建成“人大代表法律服务工作室”“人大代表医疗服务工作室”“人大代表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室”等7个专业工作室,并建设工业园区人大代表之家专门服务企业。建成以来,各工作室以代表之家(室)为载体,充分发挥代表专业特长,定期主动服务选民。
健全制度机制
建立高效运行“新秩序”
高度重视,纳入工作重点。土默特右旗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活动室+”建设工作,多次在主任会议上就“以代表之家(室)为阵地,结合各专业小组特色,拓展活动室内容,创新‘代表活动室+’工作模式”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指导性意见,把“代表活动室+”和代表专业小组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点,详细制定年度活动方案,有力推动相关工作开展。
健全机制,规范履职服务。土默特右旗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土默特右旗旗级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工作暂行办法》《代表专业小组管理制度》,并为7个代表专业工作室设置联络员,明确专人管理。各乡镇人大对代表工作室进行规范化布置、配齐硬件设施,健全相关工作制度,特别是在每年开展代表专业小组活动次数、代表履职服务上进行了明确要求,推动人大代表全面开展履职服务活动。
丰富活动,充分发挥作用。代表活动室建成以来,共组织开展活动50余次。利用代表活动室这个平台,为选民提供法律援助、调解议事、义诊服务、农技咨询等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代表之家(室)作用得到初步显现。另外,在全市创新设立首个工业园区人大代表之家,在明沙淖乡葫芦头村活动室设立了驻企服务联络站,依托代表活动室从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产业环境和乡村环境等方面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积极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建设基层宣传阵地,在磐安门广场设立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题广场,在发彦申村主街道设置宪法宣传主题街,主动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传递民主法治精神,扩大人大影响,传播人大声音,切实增强人大代表代表意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土默特右旗人大常委会将积极实践、探索创新,加强代表之家(室)建设,使代表之家(室)真正成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平台,使人大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