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永德 (重庆)
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大的重要职责,也是人大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重庆市北碚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守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创新构建“五同”机制,持续深化实践路径,丰富载体平台,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与党委同向
在政治站位上坚定人大方向
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增强政治判断力。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贯通起来,与区域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坚持每月开展主题研讨,每年开展实践研究、理论研讨、主题征文活动,形成理论调研成果,切实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第一链条”闭环,强化政治执行力。健全完善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机制,认真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制定重大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实施办法,建立请示、报告、报备3张清单,构建事前请示、事中汇报、事后报告“1+3”全链条制度闭环。
与政府同力
在推动发展上展现人大作为
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开门”纳谏,选准监督议题。建立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聚焦“三攻坚一盘活”、民营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定期会商、海选审议议题。拓展民意征集渠道,聚焦教育、医疗、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关心关切,通过视察调研、座谈交流、发放征求意见表、网络征集等多种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征求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坚持“融合”聚力,统筹监督方式。坚持“点”上发力与“面”上统筹相结合,构建复合监督体系。一方面,“点”上聚焦预算决算、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等大事要事,用好专题调研、专题视察、专题询问、专题审议、执法检查等法定监督手段,打好人大监督“组合拳”,确保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坚持“闭环”跟进,提升监督实效。健全人大监督事项闭环管理机制,探索推行三次报告、一次测评、一次票决的“3+1+1”监督模式,出台《北碚区人大常委会监督事项督察办法》,编制督办流程、建立督办台账、制发审议意见办理情况评价表,建立“交办—督办—回告—评价—审议”监督闭环,以严格交办督办促进一次性监督向连续性监督转变,切实以人大监督之力把人民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与法治同行
在良法善治上彰显人大担当
北碚区人大常委会构建“1+1+X”模式,厚植立法点民意根基。依托西南大学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其智力优势、专业优势,构建“1”个具体执行机构、“1”批专家团队、若干个立法联系单位或立法信息采集点的“1+1+X”模式,形成以专家为支撑、各信息采集点为补充,“专群”结合、点面融合的运行机制,让立法建议既有“法言法语”,又应“民声民意”。实施执法检查“四部曲”,强化法律实施保障。打出围绕区域发展大局和群众关心关切精选题,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坚持问题导向真检查,对单销号重闭环的连环拳,并适时组织“回头看”,督促以“立即改”推进“长久立”,推动法律制度的“牙齿”有力“咬合”,切实提高执法检查工作质量。坚持“三有三必”原则,提高备案审查质量。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出台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建立报备文件专委会、法工委“双审”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听证会,切实提高备案审查办理效能,有力维护法治统一。
与人民同心
在履职为民上体现人大初心
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实行“微积分”管理办法,将代表履职内容细化成项、分类积分,并将积分情况与代表述职、代表表彰及继任代表遴选等相联系,与代表退出机制相结合,形成代表履职的全链条管理。深化“432”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实行代表建议答复办理“四分类”(ABCD分类),代表建议办理效果“三评价”,代表建议主办协办测评“两分开”,有力促进代表建议办理由“重答复”向“重落实”转变。建立重点事项督办机制,针对代表调研走访收集的重点意见建议,建立“收集—交办—反馈—监督—回访评议”闭环办理机制,制定办理清单,逐件销号落实,并向群众及时反馈,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拓展国家机关联系代表的新途径。延展代表知政渠道。建立常态化的政情联络团,定期召开知政通报会,及时向代表提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资讯,让代表更加懂全局、熟本行。丰富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新载体。顺应时代新要求,积极探索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新路径。创建“代表微信联民群”,“零距离”响应群众。通过“微信联民群”,组织人大代表、议事代表及辖区人大机构、政府部门等有关负责人一并入群,整合微征意、微发布、微回应、微督促、微反馈“五大功能”,打造选民互动、代表代言、人大中枢、部门办理、情况反馈五个层级联动平台,全时空无阻隔回应选民群众。
与时代同步
在自身建设上塑造人大形象
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围绕“自身建设强本事”工作思路,努力打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抓制度建设,推动规范管理。按照总结、借鉴、完善、创新的原则,不断推进工作机制创新,修订完善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主任会议议事规则、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暂行规定及机关日常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进一步提升常委会机关运行效能。抓队伍建设,激发履职活力。建立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培育机制,开办人大干部讲坛,优化代表履职培训,搭建“赛马比拼”历练平台,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重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抓数智建设,赋能高效履职。持续探索以数字化手段赋能人大高效履职的实现形式,积极对接市人大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家站点”信息化平台与代表履职平台融会贯通,着力延伸代表服务“空间半径”,打造一系列有人文温度、有治理精度、有现实效度的网络民主平台、数字协商平台、数字监督平台,切实以高科技赋能基层民主建设。
(作者系重庆市北碚区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