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侯进林) 近日,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八场新闻发布会,山西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文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11356”新发展格局,一体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系统性研究、活态化传承,努力让文化“软实力”成为转型发展“硬支撑”。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推动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对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山西省深度聚焦“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两个国家级重大项目,重点攻关夏文化研究、晋南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等4个重大课题,持续在夏县师村、襄汾陶寺、夏县东下冯、兴县碧村等十余处重要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文明起源山西图景不断清晰。
“十四五”以来,山西省两个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5项考古发掘成果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持续推进文物与文旅、文博、文创相融合,努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晋城古民居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2个市和20个县纳入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国宝中的山西”、八路军革命文物、万里茶道(山西段)等文物主题游径先后发布。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古建筑博物馆、壁画博物馆、西阴考古博物馆、黄河文化博物馆、长城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专题博物馆建设有序推进。
山西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各项任务,不断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构建设、制度建设、体系建设等重点任务上取得新突破,为山西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