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凯 (江苏)
加强国有资产监督,建立政府向同级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是新时代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运用法定监督方式摸清国有资产家底的重要制度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人大监督制度机制提出新要求,并特别强调“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人大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重点是在摸清国有资产“家底”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各类国有资产是如何管理的、管理的效果如何。近年来,江苏省邳州市人大常委会除每年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外,还积极综合运用执法检查、现场视察、专题调研等方式开展监督,助力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优化体制机制
夯实国有资产监督基础
根据中央及省、市关于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指导意见的精神,邳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助力市委出台《中共邳州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市政府在市人大常委会监督下不断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国有资产产权日益明晰,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资产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意见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年度报告采取综合报告与专项报告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报告反映全市各类国有资产基本情况,专项报告分别反映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等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提升工作刚性
强化国有资产监督实效
为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刚性,邳州市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审议专项报告等多种方式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监督合力不断增强。邳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和经济工委与市财政(国资)部门加强密切联系,推动落实国有资产报告制度。2021年,专题调研市属国有企业管理情况;2022年,听取并审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专项报告,开展“僵尸企业”、闲置用地、低效厂房处置工作情况的专题调研;2023年,听取并审议全市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2024年,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执法检查,听取并审议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每次听取专项报告和综合报告前,市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深入各部门单位、企业等地开展实地调研,与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群众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充分统筹协调
凝聚国有资产监督合力
邳州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拓宽民主渠道,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审查报告、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工作。通过聚民心、汇民意、纳民智,进一步增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强化代表在国有资产监督方面的法律知识和技能培训,聘请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为代表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发挥人大监督优势,统筹各方面资源力量,积极推动人大监督与巡察、审计监督相结合,有效助推巡察、审计作用发挥,形成国有资产管理人大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合力。同时,将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与部门预算决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相结合,通过听取审议有关工作报告,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管,不断增强国有资产监督实效,助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指导乡镇人大
探索国有资产镇级监督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镇级监督方式,邳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召集官湖、岔河、八义集、新河四个乡镇人大主席,部署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试点镇认真开展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监督工作,通过开展视察调研、座谈等方式,把这项工作抓到手上、放在心上、提上日程,进一步提高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水平及使用效益,切实守好“人民群众家产”。一是通过座谈方式摸清底数。镇人大召开财政所、农业农村办公室等部门会议,对全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二是通过组织代表视察对闲置资产实地调研,听取盘活情况报告,对下一步全镇闲置资源盘活利用提出建议。